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冷孟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冷孟銋是崇禎十二年(1639年)的舉人,歷任羅山教諭,潛江、棗強知縣;又從職方主事陞任太常少卿。他投靠孫可望,多次彈劾吳貞毓,永曆八年(1654年)的十八人之獄就是他勸說下造成,之後轉為太常卿。李定國奉永曆帝入雲南,升任刑部左侍郎;其時鄭成功海上派使來到,請求集合雲南、貴州、湖廣、廣東軍隊出洞庭湖,在南京會合。永曆帝和各大臣商議,他說:「國姓秉持大義,拒絕父親命令,隔著大海也派使慰,就如齊桓公、晉文公尊崇周朝的義舉;申包胥保存楚國的情操,適宜晉封爵位鼓勵。雖然祖制規定外臣沒有封王的例子,但現在正值攘擾之際,怎可以守舊。況且國姓是先帝賜姓,同宗室一樣,封郡王也不違祖制。」於是封鄭成功為延平王。他調任兵部,很快兼任僉都御史巡撫貴州[2]。
永曆十二年(1658年)四月,清兵逼近貴陽,總兵梁亦英也在開州倒流水戰敗,馬進忠、馮雙鯉帶兵來到,無法留守,但冷孟銋堅持守城。二個月後大批清兵攻到,他帶著十多名騎兵走到威清;許光達、馮際寅等人戰死,龍納箴及守道曹胤忠,將軍劉偁、徐廷威,總兵康國臣、裴芳、李世傑、吳官、王嘉賢、韓國柱、李景瑜、趙武,副總兵張應舉,參將萬成功,都司高科、邵見、姚浩、徐龍,親軍指揮使趙弘德等一百四人投降清朝。廩生廖際亨供糧送給敵軍,冷孟銋被擒,洪承疇以賓禮對待,說:「你投降的話,讓你繼續巡撫貴州。」他回答:「寧作明朝的鬼,不作叛臣遺臭萬年。」於是將他送到岳託軍前,又好言相勸,他亦不為所動;也不肯強行被薙髮。最後他和賀覲明一同被斬殺,死前依然挺胸直立,罵不停口,清兵肢解屍體。南明朝廷得知後追贈兵部尚書,恩蔭他的兒子冷之旭為錦衣僉事[3]。
Remove ads
引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