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列夫·舍斯托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列夫·舍斯托夫 (英語:Lev Isaakovich Shestov, 俄語:Лев Исаа́кович Шесто́в, 1866年2月12日—1938年11月19日),出生名為Yeguda Leib Shvartsman (俄語:Иегуда Лейб Шварцман),是一位來自於俄羅斯的、擁護存在主義的神學哲學家。
Remove ads
生平
1866年出生於俄羅斯帝國基輔的一個猶太家庭,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學習哲學和數學,後來退學返回基輔,在基輔大學又因為論文涉及革命傾向而中斷。十月革命後被迫流浪法國,1938年客死巴黎[1]。
思想
列夫·舍斯托夫的哲學思想深受著名神學家齊克果的神學思想所影響。列夫·舍斯托夫奉信信仰主義,他認為信仰的價值高於理據的價值,而全能的上帝更是超然於真理和矛盾律之上。
評價
北京大學副教授徐鳳林博士在其被發表於2004年的文章〈理性自由與神性自由—— 論舍斯托夫的自由思想〉中表示他認為列夫·舍斯托夫的哲學思想有不少獨特之處,但其對理性主義的抨擊只適用於古典理性主義 而非理性主義興起於近代的分支,此外, 列夫·舍斯托夫在其作品中對不少哲學家的描寫有不少誇大之處,著名哲學家胡塞爾亦曾因此而當面批評列夫·舍斯托夫[2]。
爭議
雖然列夫·舍斯托夫的哲學思想建基於基督敎教義,但是他的哲學思想亦受到經常抨擊基督敎的著名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思想所影響。著名哲學家喬治·巴代伊曾在列夫·舍斯托夫的引介下閱讀尼采與杜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3],並且可能因此而棄絶天主教,後來更成為了一個熱衷於褻瀆神靈的放蕩主義者[4]。
批評
列夫·舍斯托夫認為上帝超然於真理和現實之上,但有意見認為如果這個説法是正確的,那麼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現實的一部份,這會是自相矛盾的。生活於十七世紀的著名政治神學家胡果·格老秀斯曾經表示他認為連全能者的旨意也無法改變自然法。
參考來源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