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佐周

冀东保安队第三总队队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佐周(1907年—1935年8月4日),遼寧鳳城人,曾擔任滿洲國東邊道警備軍大同部隊參謀長、奉天省警備軍炮兵團長、冀東保安隊第三總隊隊長等職。

生平

1907年,劉佐周出生於奉天省分巡奉天東邊兵備道鳳凰直隸廳䳓䳓窩堡子(今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藍旗鎮立新村),本名福順,乳名福子。劉佐周父親劉常新,字日三,地痞訟棍出身。劉佐周兩歲時,生母病故,後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劉佐周高中畢業後,投考東北陸軍講武堂,因患痔瘡被淘汰,父親劉常新重金疏通關係後,頂替營口考生劉炳祿的名義被錄取,劉佐周隨之改名劉炳祿。在校期間,受到日本教官是永[a]賞識。畢業後,被是永推薦為講武堂教官。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劉炳祿歷任滿洲國東邊道警備軍大同部隊參謀長、奉天省警備軍炮兵團長等職。其間,曾與侵華日軍合作圍剿鄧鐵梅苗可秀領導的抗日武裝「東北自衛軍」。由於李壽山部(大同部隊)殘殺抗日愛國志士和無辜百姓,劉炳祿隨之聲名狼藉,又改回原名劉佐周。

1933年5月,日軍進犯冀東地區,為配合殷汝耕組建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劉佐周經是永推薦,被授以少將軍銜,委派到冀東招募河北省戰區保安隊。劉佐周通過瓦解東北自衛軍等抗日隊伍,先後招募李福田孫憲廷謝銘軒等叛變部隊,以及何成猶、李興勝、關士芳、敖春源、陶景文等匪寇武裝,共兩干餘人組成「戰區保安隊第一總隊」,並擔任總隊長。該部隊由日本關東軍供給武器、彈藥、服裝,於1933年6月3日、10日分兩批由鳳城乘火車進駐灤縣,是日軍侵略冀東地區的第一支漢奸隊伍。

保安隊第一總隊(後改稱第三總隊)駐灤州,轄昌黎灤縣樂亭遷安等地[1][2]。因中國軍隊撤出冀東地區,日偽軍又尚未穩着腳跟,土匪活動猖獗,各地農村普遍建立民團,以防匪自衛。1934年底,劉佐周為兼併各地民團,派親信到各民團任副隊長。高志遠陳宇寰殷煥章等民團領袖商議後,決定將劉佐周派駐民團的人逮捕並退回[2]

1935年2月21日,高志遠率先武裝起義,史稱「馬城起義」。陳宇寰隨後將劉佐周派駐倴城的督察處和特務隊繳械,活捉督察處長李拱之。兩家民團隨後在倴城合兵一處,共千餘人,準備迎擊劉佐周的報復[3]。劉佐周獲知消息後,當即派叔父「劉三閻王」率300餘騎兵進剿起義民團。馬隊在接近倴城東邊牛東莊石橋時,被埋伏在古城附近的起義民團擊敗,逃回灤縣。劉佐周隨後,親自率領駐灤保安隊千餘人發兵倴城,圍剿起義民團。起義民團抵擋不住保安隊的進攻,被打垮後南撤沿海,起義失敗[3][2]。劉佐周鎮壓起義民團後,因未能追獲高志遠,將高家洗劫一空[1]

Remove ads

遇刺

1935年秋,高志遠探知劉佐周將去火車站迎接日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決定在火車站刺殺劉佐周。1935年8月4日中午時分,梅津美治郎到達灤縣火車站,在劉佐周等人的簇擁下從北站台跨過鐵路走向南站台旁的接應汽車。化妝成廚師的高志遠混進站台,在劉佐周即將進入汽車時,將劉佐周射殺[2],日軍守備隊長溫井險遭狙擊,日憲兵北村為流彈所傷[4]。天津《益世報》《大公報》,日本《關東報》,偽滿《滿州報》等報刊均曾對此事進行報道[2]

備註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