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廞(483年—534年),字景興,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叢亭里人,南北朝北魏官員、學者。是劉隗的伯父劉訥的後裔,太常卿劉芳的兒子。
生平
劉廞喜好學問,能明辨是非,善於侍奉當時的權貴。高肇掌權、清河王元懌擔任宰相時,劉廞與他們的子弟交往密切、互相往來。靈太后臨朝聽政後,劉廞和靈太后的兄弟們相處融洽。劉廞曾奉靈太后之命作詩,靈太后將他的詩賞賜給了自己的弟弟胡祥。劉廞歷任尚書郎、太尉屬、中書侍郎,還擔任過冠軍將軍、行南青州事。不久,他被召回洛陽,任安南將軍、光祿大夫。魏孝莊帝初年,他被任命為國子祭酒,兼任行徐州事。魏節閔帝時期,他獲任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魏孝武帝初年,他被授予散騎常侍,後轉任驃騎大將軍,再次兼任國子祭酒。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在獻陽殿舉行講解《孝經》的集會,劉廞擔任講師。他的講解雖說不上精妙細緻,但風度儀表和聲音語調卻有值得稱道之處。不久後,他兼任都官尚書,進而又兼任殿中尚書。高歡進入洛陽後,劉廞因孝武帝入關一事被追究責任,被處死,時年五十二歲。[1][2]
家庭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