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別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別站在我的墳前哭泣〉(英語: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是由美國詩人瑪莉·伊莉莎白·弗萊(Mary Elizabeth Frye)在1932年所寫的詩作。雖然在她往後的歲月中詩是否為其所作有所爭議,但是報紙專欄作家親愛的艾比(Dear Abby)[1]在1998年研究證實了她的著作權。
詩作內容
早期被他人印製在明信片上的版本:
原文:
-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翻譯:
- 不要在我的墳前哭泣
-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長眠
- 我化為千風吹送著
- 我化為雪中閃耀的鑽石
- 我化為陽光灑落在成熟稻穀上
- 我化為秋雨綿綿
- 當你在早晨的寧靜中醒來
- 我化為湍急的溪流
- 寧靜的鳥兒在上方盤旋
- 我化為溫柔的星星在夜晚閃耀著
- 不要在我的墳前哭泣
- 我不在那裡,我從未長眠
瑪莉·伊莉莎白·弗萊後來被證實的版本:
原文:
-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 I am in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 I am the softly falling snow.
- I am the gentle showers of rain,
- I am the fields of ripening grain.
- I am in the morning hush,
- I am in the graceful rush
- Of beautiful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 I am the starshine of the night.
- I am in the flowers that bloom,
- I am in a quiet room.
- I am in the birds that sing,
- I am in each lovely thing.
-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die.
翻譯:
- 不要在我的墳墓前哭泣,
-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長眠。
- 我在勁吹的千風中,
- 散落在皚皚的雪原。
- 我是溫柔的秋雨,
- 滋潤金黃的麥田。
- 我是百鳥盤旋的黎明。
- 我是點綴夜晚的群星。
- 我在綻放的百花中,
- 妝點寧靜的屋檐。
- 我是高歌的飛鳥,
- 留存於美好的人間。
- 不要在我的墳墓前哭泣,
- 我不在那裡,我從未長眠。
Remove ads
作者與流傳
此詩來源有兩說:一是一對印第安夫婦本恩愛有加,妻子因病去世,丈夫不堪悲痛,也準備殉情,恰在收拾抽屜時發現了妻子留下的這首詩,身心震動,於是決定好好生活。二是美國詩人瑪莉·伊莉莎白·弗萊於1932年時爲友人瑪格麗特·施瓦茨克夫(Margaret Schwarzkopf)過世的母親而作。
儘管瑪莉·伊莉莎白·弗萊是本詩唯一可信的版權聲稱者,但本詩的作者仍不是很明確,且詩本身也不是由弗萊所出版。弗萊是最為普遍被註明為作者的人,而且她的文學成就也幾乎是建立在本詩上。然而本詩的其他的來源(包括傳統美國原住民的來源)也被議了許多年。由於與本詩相似的風格,本詩被認為是受到美國原住民的影響。
關於著作權確立的調查是由阿比蓋爾·馮‧布倫(Abigail Van Buren)在數年之後所進行。著作權被證實之前,有一個本詩的短篇繪本被發現在某小鎮的書店裡,繪本以水墨畫呈現每一行詩句,因為這個情形,作者仍是未明確。
1995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電台在節目中讀起這首詩,恰被一名兒子是死於愛爾蘭共和軍炸彈襲擊的北愛爾蘭士兵的父親聽到,他於是想起他的兒子在私人遺物中留有一封寫着「致所有我愛的人」的信件,信件中便記着這首詩。他在公眾場合讀出這首詩,引起大家的感情共鳴,使得本詩開始在不列顛流傳以至於廣為人知。通過很多版本歌曲的演繹,這首詩又在世界上得以聞名。在美國911事件中,本詩因被朗誦用於紀念遇難者,被再度引起關注。
Remove ads
2001年,新井滿將詩歌翻譯成日語版,以詩詞中的「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翻譯成「千の風になって(化為千風)」作為主題並自行配樂,2003年11月6日發行同名單曲,單曲首週只有513張的銷售量,並未特別受到關注。直至2006年5月24日秋川雅史發行翻唱版本之後,經木村拓哉在「第57屆NHK紅白歌合戰」朗讀後秋川也在當場演唱此曲,令秋川一夕爆紅,這首歌也立刻廣為人知且大受歡迎。在2007年1月Oricon公信榜獲得首榜,也是日本銷售排行50年史上首次有古典音樂類歌曲奪冠的紀錄。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