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寵 (陳王)
陳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愍王劉寵(2世紀?—197年),東漢末期諸侯王,漢明帝之子陳敬王劉羨的曾孫,陳孝王劉承之子。劉寵為東漢諸侯國之一的陳國王,擅長射箭,曾經率兵對抗黃巾軍與董卓等,後被袁術派人殺害。
生平
漢靈帝熹平二年(173年),時任陳國相師遷(姓師名遷,「相」是官名,是侯國或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郡的太守[1]:245-248)向皇帝上奏,指控陳國前任相、時任沛國相的魏愔曾與劉寵一同祭祀天神黃老君(當時被列為淫祀,被官方嚴令禁止,違者均重罪法辦),有不良企圖,觸犯了大逆不道罪。有關官員請求委任專門官員為使者(即皇帝的特別代表),負責案查此事。
當時靈帝剛剛處理了叔叔勃海王劉悝的謀反案件,劉悝被下獄後自殺,因此不忍心再對宗室施罰。他於是下令用檻車(即囚車)將魏愔、師遷兩人均傳送到北寺詔獄(一所位於京師洛陽的監獄),並派中常侍王甫與時任尚書令、侍御史共同審訊。魏愔稱其與劉寵的祭祀行為,只是求長生之福而已,沒有其他的企圖。王甫等審訊完畢,向皇帝上奏報告,稱魏愔作為相理應糾正監督王,然而其行為卻不端正,而師遷則誣告其王觸犯不道罪,應該全部誅殺。漢靈帝下詔批准,誅殺了師遷和魏諳,同時赦免劉寵,宣佈其無罪並不再查問。[2]
Remove ads
中平年間(184年—189年),黃巾軍起事時,當時劉寵擁有數千張強弩,軍隊實力強大,於是屯駐於陳國治所陳縣的一處都亭(都亭即亭的其中一種,亭是當時的基層行政單位,一般負責維持當地治安、處理當地民政、擔當交通郵驛[1]:202-212),守衛陳國。陳國人民知道劉寵擅長使用弩射箭,軍隊強大,因此懼怕而不敢叛亂。
而根據《元和郡縣志》的記載,唐朝時期的宛丘縣保存有一處「弩臺」,位於漢代陳縣縣城以南八十步。[2]
初平元年(190年),各路地方軍閥興兵討伐董卓,劉寵亦響應,率軍屯駐於陳國陽夏縣,又封自己為「輔漢大將軍」,時任陳相許瑒則與豫州刺史孔伷一同屯駐於潁川郡。[2][3]。
後來駱俊任陳相,駱俊字孝遠,是會稽郡烏傷縣人,曾任尚書郎等職,其人有威望聲譽。當時天下均連年戰亂與饑荒,而豫州汝南郡葛陂一帶有山賊聚衆作亂,陳國與汝南郡接壤,四面均受到敵人攻擊。但駱俊鼓勵民心,接濟貧民,在他的治理下,陳國境內得以仍然富強,附近人民很多前來歸附於陳國。[2]
當時各路軍閥爭霸天下,軍閥曹操、袁紹、袁術均覬覦陳國及其所在的豫州[4],其中割據揚州北部江淮一帶的軍閥袁術,任命屬下袁嗣為陳國相並派遣至陳國,成功佔領了陳國一小部分。然而,興平二年十二月(195年11月[5])時,另一軍閥曹操攻打袁嗣佔據的陳國武平縣,到次年建安元年正月(196年12月[5]),袁嗣不敵投降曹操,不過曹操並未佔據武平縣。[6]:56
建安二年(197年),江淮地區饑荒非常嚴重,以至於人民相食,統治江淮地區的袁術首當其衝,軍隊嚴重缺糧。袁術遂向陳國請求支援糧食,陳相駱俊不允許,袁術大怒,派遣部將張闓佯裝因私事出行,前往陳國駱俊家中拜訪並喝酒宴會,伺機暗殺駱俊,劉寵亦死。[7][2]
袁術隨即派遣軍隊攻打陳國,而曹操則率軍征討攻打陳國的袁術,並大敗袁術軍,斬殺其大將橋蕤等人,袁術殘軍逃回江淮。[6]:66
此後,沒有繼任的陳王,不過其王國不確定有沒有取消並轉為郡,至於陳國地區則破敗不堪,不復往日富強。
劉寵死後,諡號為「愍」,即「陳愍王」,意思是「在國逢難」。[8]
陳王劉寵非常擅長使用弩,史稱「十發十中」,其麾下亦有一支達數千的強弩軍。根據記載,劉寵的射術秘訣是「以天覆地載,參連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為經,三小為緯,經緯相將,萬勝之方。然要在機牙,[...後文佚]」。[9]
流行文化
參考資料
延伸閲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