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懷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懷慰(447年—491年),字彥泰,南北朝劉宋、南齊平原郡平原縣(今山東省平原縣)人。
他的祖父劉奉伯,在元嘉年間擔任冠軍長史。父親劉乘民,曾任冀州刺史。劉懷慰起初擔任桂陽王征北將軍府的板授行參軍。劉乘民在義嘉年間的戰亂中去世,劉懷慰為父親守喪,期間不食用醋醬等調味品,冬天也不穿棉衣。他撫養年幼的弟弟妹妹,侍奉守寡的叔母,待人都十分講情義。之後,他又被任命為邵陵王南中郎將參軍、廣德縣令、尚書駕部郎。劉懷慰的族兄劉善明等人是蕭道成的心腹,劉懷慰也參與其中。他與沈攸之有舊交,蕭道成讓他寫信告誡勸說沈攸之,寫完後,蕭道成看過信後稱讚寫得好。隨後,劉懷慰被任命為步兵校尉。齊國建立後,蕭道成想在京城設置齊郡,參與議事的人認為長江以西土地肥沃,是流民聚集的地方,於是決定在瓜步設立齊郡,任命劉懷慰為輔國將軍、齊郡太守。蕭道成對劉懷慰說:「齊郡是帝王基業的根基,我正把這裡當作重要的職位。治理郡務的事情,全都託付給你。」又親手寫下敕令說:「辦理文治事務,必須要有武力防備。現在賞賜你一把玉環刀。」劉懷慰到郡任職後,修整城牆,安撫聚集百姓,開墾二百頃荒廢的田地,疏通沈湖來灌溉農田。他不接受私人的拜謁和禮物,有百姓送給他一斛新米,劉懷慰拿出自己吃的麥飯給那人看,說:「我早上吃的飯還有剩餘,承蒙好意,不必麻煩送這個了。」他還撰寫了《廉吏論》來表明自己的志向。蕭道成聽說後,親手寫敕令褒獎賞賜他。後來,劉懷慰又兼任秦、沛二郡的督理。他的妻子兒女留在都城,蕭道成賞賜三百斛米。兗州刺史柳世隆給劉懷慰寫信說:「過去膠東郡推行教化成效顯著,潁川郡治理得美好有聲望,拿現在你的政績和古代那些賢臣相比,他們也未必能超過你。」劉懷慰在齊郡任職兩年後,調任正員郎,兼任青、冀二州中正官。
劉懷慰本名叫劉聞慰,蕭賾即位後,因為這個名字和舅舅的名字相同,敕令他改名為懷慰。後來他出京監管東陽郡,治理得讓官吏和百姓都安居樂業。回京後,他兼任安陸王北中郎司馬。永明九年(491年),劉懷慰去世,時年四十五歲。明帝蕭鸞即位後,對僕射徐孝嗣說:「如果劉懷慰還在,朝廷就不用擔憂沒有清廉的官吏了。」劉懷慰與濟陽人江淹、陳郡人袁彖關係友好,也擅長寫文章。永明初年,他曾獻上《皇德論》。他的兒子有劉霽、劉杳、劉歊。[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