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文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文曄(449年—510年代),平原郡平原縣(今山東省平原縣)人,南北朝北魏官員。南朝宋兗州刺史劉休賓與崔氏所生之子。
450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劉文曄與母親在外祖父崔邪利的任職地魯郡(今山東省曲阜市)時,崔邪利歸降北魏,劉文曄母子也隨之進入北魏。劉文曄志向高遠,博覽群書,輕財重義。太和年間,因伯父劉乘民之子劉聞慰叛魏投齊而受牽連,劉文曄與弟弟劉文顥、劉季友一同被判處流放到北邊,後得到魏孝文帝的特別赦免,返回平城。孝文帝巡幸方山時,劉文曄在路邊大聲呼喊,請求面見孝文帝。得到召見後,他慷慨陳詞,請求朝廷獎賞亡父的功績。在提及同為歸降者的崔僧祐為例時,雖被陸叡、高閭批評,但劉文曄對此進行了反駁。孝文帝認可了他的訴求,劉文曄被授予都昌縣子的爵位,後任協律中郎,又轉任羽林監。魏宣武帝時期,劉文曄被任命為高陽郡(今河北省高陽縣東舊城)太守,延昌年間去世,被追贈平遠將軍、光州刺史,諡號貞。他的兒子劉元繼承爵位,曾任員外郎、襄威將軍、青州別駕。[1][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