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燾 (明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燾(1512年—1598年),字仁甫,號帶川,直隸天津左衛軍籍(滄州劉辛莊)人,祖籍河南項城縣,明朝官員、抗倭將領。
生平
順天府鄉試第四十七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會試第四十三名,廷試三甲進士。歷任濟南府推官、兵部職方主事,出為陝西僉事,精騎射,通韜略,屢立戰功。二十九年九月,以提督侍郎孫禬舉薦,升添注薊州兵備副使。丁憂,以邊警從服中奪情起用為蘇州兵備副使,三十一年十二月地方稍寧,奏乞終制。
三十三年二月,巡按御史蔡揚金追論其任薊州道兵備副使時貪縱不法,詔俟劉燾服闋之日,降一級降調邊方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海盜汪直、徐海等勾結倭寇攻入浙江,朝廷起補劉燾為浙江杭嘉湖兵備副使,參與抗倭,明軍射殺倭首迷里只麻、葉明,生擒汪直、降徐海。三十五年十一月以功升一級,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三十八年九月升本省按察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犯福建,劉燾被擢升為福建巡撫[1],並在長樂、莆田大破賊軍[2],四十年十一月因剿賊不力被彈劾,降調外任[3],謫山東右參政。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復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十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四十三年正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如故,四十五年十月,三年考滿,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如故。
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因北虜入寇山西、永平,劉燾報功不實,被給事中陳瓚等彈劾,被令回籍聽勘。調福建總兵戚繼光入京協理戎政。十二月劉燾被降二級聽用。二年三月,劉燾以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視陝西延綏寧夏固原甘肅等處邊務,不久被兵科都給事中張鹵論奏,停止巡邊。七月劉燾被任命為添注兵部左侍郎,佐理部事,十二月升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又兼督福建軍務,剿滅兩廣「巨寇」曾一本、林道乾,又殺惠州倭首烏七麻。隆慶四年(1570年),因水土不服患病,上疏告歸,五月以原職提督神樞營,不久被彈劾罷官[4],之後因諸虜酋大舉入寇,又於家中起復,令駐守通州提督保定等處援兵。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卒,贈太子少保,賜祭葬。其墓尚存,位於今劉辛莊村北。
Remove ads
家族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