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加拿大同性婚姻

生理性别相同的加拿大公民所缔结的婚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加拿大同性婚姻
Remove ads

2005年7月20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性別中立的《民事婚姻法令》(Civil Marriage Act),自此加拿大從聯邦層面將同性婚姻合法化,這使得加拿大成為全球第四個在全國範圍內給予同性伴侶註冊結婚的國家,亦成為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美洲國家,同時也是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北美洲國家。

Thumb
2007年在溫哥華英吉利灣舉行的一場女同性婚禮
Thumb
2020年在多倫多舉行的一場男同性婚禮

早至1999年,加拿大即將大部分與婚姻相關的權益賦予同居的同性伴侶。在《民事婚姻法令》通過前,全國十個省和三個地區中的八個省及一個地區先後經由各法院裁決將同性婚姻合法化,覆蓋全加近90%的人口,且有超過3,000對同性伴侶在這些地區登記結婚。[1]

《民事婚姻法令》由加拿大總理馬丁領導的自由黨少數政府於2005年2月1日在加拿大國會下議院提出的,名為《C-38法案》(Bill C-38)。該法案於6月28日在下議院通過,隨後於7月19日在上議院通過。緊接著第二天即獲得了皇家御准2006年聯邦大選後,加拿大總理哈珀領導的保守黨少數政府獲勝撃敗了已執政13年的自由黨政府,下議院於2006年12月7日以175比123票否決了重新審議該問題的動議,保守黨政府亦沒有試圖推翻該法令,有效地再次確認了同性婚姻的合法性。這是三任總理(克里田、馬田、哈珀)領導下的三屆議會第三次投票支持同性婚姻。

更多信息 政黨, 贊成 ...
更多信息 政黨, 贊成 ...
Remove ads

各省的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分別於以下日期在各省受到法律認可:

  •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從2003年6月10日;
  •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卑詩省, 從2003年7月8日;
  • 魁北克省 魁北克省,從2004年3月19日;
  • 育空地區 育空地區,從2004年7月14日;
  • 曼尼托巴省 曼尼托巴省,從2004年9月16日;
  • 新斯科舍省 新斯科舍省,從2004年9月24日;
  • 薩斯喀徹溫省 薩斯喀徹溫省,從2004年11月5日;
  •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 紐芬蘭省,從2004年12月21日;
  • 新不倫瑞克省 新不倫瑞克省,從2005年5月23日;
  • 2005年7月20日(經由《民事婚姻法令》):艾伯塔省 阿爾伯塔省愛德華王子島省 愛德華王子島省努納武特地區 努納武特地區西北地區 (加拿大) 西北地區

請注意在一些情況下,婚姻在這些日期前已經被合法化(比如安大略省早在2001年就開始合法為同性伴侶執行同性婚姻),但是其法律的有效性受到質疑。而上面的日期表示該法律有效性最終被確定的日期。

安大略自由黨省政府認可於2001年1月14日在多倫多執行的同性婚姻的決定,使得安大略省實際上成為全球第一個合法化同性婚姻的政府(荷蘭和比利時分別於2001年4月及2003年6月才合法化同性婚姻)。

Remove ads

概要

Thumb
2005年7月20日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前承認同性婚姻的省份和地區
  承認
  不承認

在聯邦《民事婚姻法令》生效前,同性婚姻均是由當地的省級或地區級法院判決禁止同性婚姻的法律違憲而實現的。此後,很多同性伴侶在這些省獲得結婚證書。如同異性伴侶一樣,他們無需成為這些省的居民就可以在這些省份結婚。

但是這些同性戀婚姻證書很大程度上是只具有中間階段的法定資格。根據加拿大憲法,婚姻的定義是聯邦政府的責任——這點在2004年12月9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就「關於同性婚姻」釋法的時候進行了確認。但此後直到2005年7月20日,聯邦政府仍沒有通過一項法律確定最近各省法院的判決。在《C-38法案》通過前,在四個管轄區內,婚姻的定義並沒有被法院裁決為違憲,但在其他九個管轄區則被判決無效。鑑於最高法院的裁決,加拿大法律先例的作用和整體的法律環境,其他四個管轄區也很可能會將同性婚姻進行合法化。事實上,在聯邦律師已經不再質疑這些裁決的情況下,只有阿爾伯塔省進步保守黨英語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Association of Alberta省政府仍然正式反對。阿爾伯塔省省長簡欣英語Ralph Klein威脅將引用《加拿大人權利與自由憲章》中的但書條款英語Section 33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notwithstanding clause)來阻止同性婚姻在該省被合法化。

2003年6月17日,聯邦自由黨總理克里田宣布將提交議案,將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擬的《C-38法案》於2003年7月17日由自由黨司法部長Martin Cauchon公佈。在法案遞交議會前,聯邦內閣將草案作為指引問題(reference question),提交給最高法院(「關於同性婚姻」,Re Same-Sex Marriage),詢問高院只把婚姻限定給異性戀夫婦是否符合《加拿大人權利與自由憲章》,或者是如果同性的公民結合是否可以是另外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案。2004年12月9日,加拿大最高法院裁決,同性間的婚姻是合憲的,聯邦政府有唯一權限可以修改婚姻的定義,以及《憲章》保證宗教自由的條款可以允許宗教組織擁有拒絕為同性伴侶執行婚禮的權利。

在最高法院作出決定之後,司法部長歐文·考特勒於2005年2月1日引入《C-38法案》,以在全國範圍內合法化同性婚姻。雖然剛繼任了克里田不久的自由黨總理馬丁支持該法案,但他也允許下議院的議員就此自由投票。若法案不獲通過,已經合法化的省份和地區將維持已經合法的同性婚姻,而其他省份和地區將很可能看到開始出現法律訴訟來爭取在剩餘行政管轄區內將同性婚姻合法化。除非議會根據《加拿大人權利與自由憲章》的豁免條款通過法令來限制婚姻之存在於異性間,或者如同幾個保守宗教團體或政治家建議的,將「婚姻之定義為一男一女之結合」加入到加拿大憲法當中,否則這種趨勢難以逆轉。考慮到當時下議院的組成成員,這些可能性都非常小。保守的阿爾伯塔省省長簡欣提出的將這個問題交由公投解決的建議被下議院官方反對黨聯邦保守黨魁人政團聯邦新民主黨黨魁所拒絕。

Remove ads

歷史

法院裁決

在1999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在「M. v. H. [1999] 2 S.C.R. 3」一案中裁定在加拿大的同性伴侶有權得到與婚姻有關的多項經濟和法律福利。但是這個裁決卻止步在給予他們完整的合法婚姻權上。很多影響伴侶的法律在省政府級別而不是聯邦政府級別生效。結果,同性伴侶的權利根據各省的情況而不同。

2002年和2003年,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卑詩省的高院都裁決將婚姻限制在異性之間違反《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的平等條款。

  • 安省,審訊庭裁決:「Halpern v. Canada (Attorney General) 95 C.R.R. (2d) 1」(安省高院,2002年7月12日)
  • 魁北克省:「Hendricks v. Quebec [2002] R.J.Q. 2506」(魁北克高院,2002年9月6日)
  • 卑詩省:「Barbeau v. British Columbia 2003 BCCA 251」(卑詩省上訴庭,2003年5月1日)

上述的這些法案裁決都將無效性聲明的效力暫停兩年,以允許聯邦法院考慮對這些裁決的反應。但是,2003年6月10日,安省上訴法庭就「Halpern」一案的上訴作出裁決。法庭認同下一級法院關於傳統婚姻的定義具有歧視性,同性婚姻是法律允許的。但是,不同於以上的三個裁決,上訴庭並沒有暫緩其決定以允許議會考慮這個議題。相反,法院裁決同性婚姻在全安省立即有效。

此前上訴的聯邦自由政府在上訴庭作出決定後,總理克里田於2003年6月17日宣布聯邦政府不會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相反,他的政府將會草擬《民事婚姻法令》,並交給高院諮詢其意見。

Remove ads

同性伴侶的其它權益

其它形式結合

加拿大同性伴侶被賦予了大多數與異性伴侶一樣的權利。1999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判決同性伴侶必須享有同居伴侶應有的權利。

移民

加拿大公民及移民部認可申請移民的外國公民與加拿大公民或加拿大永久居民在加拿大註冊的同性婚姻。移民部亦認可國外同居的同性伴侶所申請的家庭移民,但是要求同性伴侶提供法律證明且同居一年或以上。

民事婚姻法令通過後,移民部通過了不認可在加拿大以外註冊的同性婚姻的內部政策。比如儘管加拿大與荷蘭的同性婚姻均合法且加拿大承認荷蘭的同性婚姻,但是在荷蘭與伴侶註冊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不能憑支持他的伴侶移民加拿大。2006年12月12日,新民主黨國會議員苗錫誠國會下議院發起提案,要求公民及移民部立即廢除歧視同性婚姻的內部政策並「在移民事務上立刻如承認異性婚姻一樣承認於加拿大外註冊的同性婚姻」。該提案得以通過。2007年2月,公民及移民部網站更新並廢除了原歧視政策。

兵役

自2003年9月起,軍隊裡的牧師被允許予同性伴侶祝福並舉行典禮。

遺屬

離婚

在加拿大否認同性婚姻或異性婚姻,兩人中至少一人在加拿大連續居住一年以上且在申請離婚時居住在加拿大方可申請離婚。這意味着只為到加拿大結婚的伴侶在將來可能無法在加拿大申請離婚。如果兩者均不居住在加拿大,伴侶需要在居住地申請離婚。

影響

宗教

根據2001年人口統計,超過80%的加拿大人信仰亞伯拉罕諸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

2003年7月,羅馬天主教反對加拿大總理克里田政府將同性伴侶納入民事結合。由於羅馬天主教是加拿大第一大宗教,有43.6%的加拿大人為教徒,所以教會的態度對加拿大社會影響巨大。同時教庭呼籲信仰天主教的政治家應該基於個人信仰而不是黨派政策來投票。

此後,在一片民意反彈聲中,教會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沉默。直到2004年年底,兩名天主教主教明確表示反對同性婚姻。卡爾加里主教弗雷德里克·亨利,在一封牧函中呼籲天主教徒回擊同性婚姻立法,稱同性性行為是「邪惡之舉」。亨利主教的信件也似乎敦促取締同性性行為。信中說道:「既然同性性行為、通姦、賣淫和色情破壞家庭的基礎,社會的基石,那麼國家應該使用其強制力來禁止或虛弱他們,以保護公眾利益。」兩個人權組織很快根據《阿爾伯塔省人權法案》向亨利提告。其中之一在調解階段撤訴。

但也有一些主要宗教團體發聲支持同性婚姻。國內最大的新教教派加拿大聯合教會就為同性伴侶提供教堂婚禮。統一世界教會、朋友宗教社會(貴格會)以及大都會社區教會都支持同性婚姻。一些進步的猶太教教會和聖公會也為同志伴侶舉行教堂婚禮。

民意調查

2012年,由論壇調查(Forum Research)發布的民調顯示,66.4%的加拿大人贊成合法化同性婚姻,33.6%反對。對同性婚姻支持度最高的是魁省(72%)和英屬哥倫比亞省(70.2%),最低的是阿爾伯塔省(45.6%)。[5]

益普索(Ipsos)在2013年5月在16個國家進行的一份調查發現,加拿大63%的受訪者贊同同性婚姻,另外有13%的人支持其他形式的同性結合。[6]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