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平麓城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麓城址map
Remove ads

平麓城,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城區西北部,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因是勐卯土司駐地,又稱勐卯城[1]:584

事实速览 平麓城址, 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麓川之役後,明朝廢除麓川平緬宣慰司,改設隴川宣撫司[2]明緬戰爭時,駐紮勐卯的隴川宣撫司同知多俺曾投靠緬甸、引導緬軍寇邊,在撫夷官漆文昌授意下,隴川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聯合孟密芒市等土司將多俺剿殺[3]。隨後,雲南巡撫陳用賓騰越州西南修建雲南八關,防緬內侵[4][5]。由於駐軍邊疆,糧餉運費高昂,陳用賓決定建城屯墾,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漆文昌和騰越參將吳顯忠在土地肥沃的麓川舊址建平麓城[3][6][7]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緬甸占領蠻莫,蠻莫宣撫同知思忠逃至干崖,雲南巡撫周嘉謨籌劃平麓城屯田事宜,建議將思忠安插於勐卯開屯,並改其思姓為衎姓[8][9]。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兵部尚書李化龍正式報請將衎忠安插於勐卯屯田,獲得批准[10]。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為勐卯安撫司[11]。勐卯土司駐地最初在姐告,後遷往姐勒,1787年遷入平麓城[12]:19

近代,勐卯土司將勐卯城劃為四個片:東門片、西門片、南門片和北門片,每片都由一個「勐」級或「准」級的官員任總管。東門片最大,下設五個「滾賀」(頭人)和「萬索」(使喚人);北門片最小,只有三個工作人員。四座城門晝夜按時開關,以敲鑼為號,設有專職敲鑼人員「腮」。[12]:22

民國時期,古城牆、城門猶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至1953年間,瑞麗縣政府辦事機構駐紮在勐卯城內[1]:539。1954年,在勐卯城以東500米的荒丘上建設新城[1]:539,因物資匱乏,將城牆磚石拆除用於建房[1]:584

Remove ads

遺址

平麓城故址在今瑞麗老城區,為南北向長方形城池,經1982年雲南省文物考察工作隊瑞麗小組測量,勐卯城長884米、寬503米,全城總面積0.47平方千米,建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門洞深17米、寬6.3米,城牆殘高4.8米、厚10米,內層用粘土夯壓而成,外層包磚,外磚厚55厘米,高2.7米[13]:85,城牆使用磚塊規格為37×17×11厘米[14]:122。舊時土司署位於城東北部,占地0.09平方千米[13]:85。街道用長方青石板鋪築,在城中心作十字形鋪設,四端直達各城門,通往東門的街道長259米、寬4米[15]:49。現存有廢城牆一段、一座完整石橋、七口古井(其中三口仍在使用)、召三達廟遺址一處、勐卯土司署附屬建築一座、部分石板街道、城門外的古菩提樹數株[13]:85[14]:122,以及大量城磚、花磚和素面磚[15]:49

1972年,曾在城內挖出銅炮一門,推測為清末駐防清軍所遺[16]:89

Remove ads

文物保護

1993年11月16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將平麓城址列入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4]:123。1996年2月,雲南省文化廳撥款8萬元修復平麓城東門,為磚石結構,開拱形門洞,高8.13米,深6.33米,寬24.61米[15]:50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