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勒波特 (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勒波特隕石坑(Lepaute)是位於月球正面疫沼西側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法國數學家及天文學家妮可-雷訥·勒波特,1935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毗鄰維泰洛隕石坑;東北坐落着敦桑隕石坑;拉姆斯登隕石坑位於它的東側;東南和西南分別為埃爾格隕石坑和克勞修斯隕石坑。該隕坑的西側是秀麗湖、往西北靠近洪堡海,雲海位於它的東北面、東面則是綿延的拉姆斯登月溪,東南方不遠處是恐湖[1]。該隕石坑的中心月面坐標為33.3°S 33.69°W,直徑16.4公里[2],深度2.07公里[3]。
勒波特隕石坑外觀呈卵狀,南北方向略長,磨損狀況中等。隕坑外側壁平緩,南北二側帶有峪口,內側壁平直光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600米[4]。隕坑內底表平坦,無其它典型的地貌結構。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勒波特隕石坑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參考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