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動物祭
將動物宰殺以獻給神靈的宗教行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動物祭是指將動物宰殺以獻給神靈的宗教行為。動物祭在基督教傳入以前的歐洲和古代近東很常見,今天仍然在亞洲與非洲繼續存在,且比人祭更普遍。

![]() | 此條目翻譯自其他語言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
一些文化,如古希臘人,會在宴會中吃掉祭品大部分可食用部分,並將剩下的燒掉獻祭;有且些文化,例如猶太燔祭,會將整隻動物火化祭神;現代華人文化,通常不會將祭品的任何部分燒掉,在祭祀之後可以吃掉祭品。被獻祭的動物通常是最好的、被精挑細選的。
以祭祀為目的的宰殺與依照教規宰殺平常食用的動物是不一樣的行為,例如按清真食品規定宰殺平日食用的牲畜就不算是動物祭。
史前時代
新石器革命期間,人類主要的經濟活動開始從狩獵轉向農耕與馴養家畜。沃爾特·伯克特(Walter Burkert)在《Homo Necans》中提出一個理論,就是將馴養的牲畜祭神可能是古代狩獵儀式的延續,因為牲畜取代了獵物作為人類的蛋白質攝取來源。 [1]
已知最早的動物祭來自古埃及。最古老的含有動物遺骸的墳墓來自上埃及的巴達里文化,該文化在公元前4400年至4000年之間蓬勃發展, [2]其中有些墓有綿羊和山羊,有些有瞪羚被埋在人類的腳附近。[2]在希拉孔波利斯發現的遺跡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發現了更多種類的動物遺骸,包括狒狒和河馬等野生動物,可能是為了紀念有權勢者,或者與生前的主人埋在一起。 [3]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文字出現後的古埃及,動物祭僅限於牲畜——綿羊、牛、豬和鵝——每種祭祀都有屬於自己的規範。
公元前3000年的銅石並用時代,動物祭已廣泛出現於各個文化,並且似乎更普遍地僅限於家畜。在迦特,考古證據顯示迦南人從埃及進口獻祭用的綿羊和山羊,而不選用他們自己的牲畜。 [4]撒丁島的Monte d'Accoddi遺址是歐洲已知最早的聖地之一,發現了獻祭羊、牛和豬的證據,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之後出現。 [5]在一處米諾斯文明的聚落,挖掘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700年間的動物祭祀盆。 [6]
然而,西班牙的Cueva de la Dehesilla洞穴中發現了一隻年輕山羊的遺骸,這與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葬禮儀式有關,可追溯到公元前4800至4000年之間。動物祭的歷史可能比已知的更古老。 [7]
Remove ads
歐洲
對基督教傳入以前的凱爾特和日耳曼宗教知之甚少。羅馬雖然有一些關於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的記載,但羅馬人比較喜歡記錄對他們而言較獵奇的人祭而不是動物祭。北歐宗教的儀式被比較完整的紀錄下來,基督教傳入以前的北歐人似乎像希臘人一樣會吃掉大部分的祭品。

古希臘宗教在祭壇獻祭家畜,伴隨讚美詩和祈禱。祭壇不屬於神廟的一部分,不會被設在神廟內部。
希臘人喜歡相信動物很高興被犧牲,並穿鑿附會動物的各種行為以證明這件事。被獻祭的動物應該是同類中最完美的,選擇的優先順序是公牛、母牛、綿羊(最常見)、山羊、豬(小豬是最便宜的哺乳動物)和家禽,重要節日中可能會獻祭數百頭牛,很少獻祭野生鳥類或魚類。 [8]古希臘陶器可以看到人們獻祭較晚被引進希臘的馬和驢( 900–750 BCE ),但在文獻中很少提及。除了獻祭動物外,居民也可以只在聖火上丟一粒香以聊表心意[9],住在城市外的農民也會簡單獻祭農產品[10]。
被選中的動物會被花環一類的飾品裝飾,由一個頭上頂着藏著刀的籃子的女孩帶頭領到祭壇前,在前導儀式之後在祭壇上被宰殺,所有在場的女性會用高亢的聲音尖叫。牠會被當場支解,血被收集起來倒在祭壇上,內臟、骨頭和其他不可食用的部分會燒掉祭神,肉則供參與者食用(軍隊的領導者可以現場品嘗),獸皮通常會被寺廟出售給製革商。希臘喜劇經常有人類在獻祭時設法拿走比神好的部位的情節。 [11]
臟卜在希臘宗教中的地位不如臟卜在羅馬、伊特拉斯坎宗教或古代近東文化中那麼顯眼(希臘人更喜歡從鳥類的行為占卜)[12],但確實存在,尤其阿波羅信仰中會透過肝臟進行占卜。

在一些古希臘文學,特別是荷馬史詩中,可以看到古希臘人進行動物祭的情節。
在荷馬史詩中,每當神明顯靈或需要向神求助時,就會舉行特別的宴會,例如在希臘聯軍出發前往特洛伊之前,奧德修斯就徒勞地向宙斯獻祭了一隻公羊。荷馬史詩中的祭祀場合可能反映了神是古希臘社會的一份子而非"外人",祭祀儀式可以視為人和神之間的"社會聯繫"。 [13]要注意的是,《伊利亞特》裡並不是每一個王子的宴會都以獻祭開場。 [14]
克托尼俄斯神的獻祭儀式與其他奧林匹斯神不同,有人提出,克托尼俄斯可能是希臘原始宗教的殘餘,而奧林匹斯神可能來自在公元前3000年後期佔領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征服者,後來融入希臘本土宗教。 [15]
Remove ads

古羅馬宗教中最強大的祭品是動物,通常是家畜如牛、羊和豬。每一個祭品都是同類中最好的,牠們會被清洗,戴上祭祀的裝飾與花環,牛角可以鍍金。犧牲的目的是尋求塵世和神靈間的和諧,所以祭品必須看起來願意代表人們獻出自己的生命,冷靜、迅速而俐落地被獻祭。 [17]
給上界諸神的祭祀是白天公開進行的。人們會獻祭和神明性別相同且不育、毛色純白的動物,例如茱諾的祭品是一頭白色的小母牛;一年一度的執政官宣示時,會獻給朱比特一頭白色的閹牛。但如果該神明與土地有關,則會獻祭有生育能力的動物,包含馬爾斯、雅努斯、尼普頓和各種守護神(包括羅馬皇帝的守護神),例如在龐貝城,曾發現人們獻祭公牛給時任羅馬皇帝的守護神,雖然也有人貢獻香或酒等小貢品,但獻祭牛應該是比較標準的作法[18]。祭祀結束後,祭品的Exta(特定的內臟,包含膽、肝、心和肺)和血液要獻給神明,而人類可以享用其他內臟和肉,所以會舉行分食宴會。如果是國宴,會把神像放在宴會沙發上較尊貴的位置並焚燒Exta祭祀祂們,牛的Exta會被放在壺里燉,羊和豬的則會串起來烤,熟了之後抹上儀式用的鹹麵粉和酒後放在祭壇中焚燒;官員和祭司的席位則依次排列,讓他們可以躺在自己的位子上吃祭肉。[19]
下界諸靈,如冥界神和死者,祭祀會在夜間進行,並燔祭毛色純黑且肥美的動物,沒有共享宴會,因為羅馬人認為生者不能與死者共餐。 [20]有時會向刻瑞斯或其他冥界女神獻祭懷孕的牲畜,每年的福特希迪亞節(Fordicidia,一個豐收節日)上會給特魯斯獻祭一頭懷孕的母牛。
祭品的顏色有象徵意義,有時會獻祭毛色黑白相間的動物給同時屬於天堂和冥界的半神和英雄。羅馬人也會在羅比古斯節獻祭紅色的狗並以紅酒奠酒,以祈求作物不會枯萎或長紅黴。 [19]
犧牲也有可能是用於酬神或為瀆神贖罪[21],例如阿爾瓦祭司(Arval Brethren)在必須違反禁忌戴著鐵器進入聖林前會進行piculum儀式[22],通常會獻祭一隻豬。 [23]

神明降下災難的力量,但也可以保護人類不被災難荼毒,所以人們可以在旅行前提前安撫神靈以避免延誤或遭遇災禍,且應該在安全結束旅程之後酬神。在國家遭遇重大危機時,元老院可以舉辦集體儀式,所有羅馬公民(包括婦女和兒童)會在寺廟之間遊行祈禱。 [24]
在非常情況時,犧牲可能會更豐盛,例如第二次布匿戰爭時,羅馬人就向朱比特許願,假如祂連續五年以上保護軍隊,就會獻祭當年出生的每一頭動物給祂,假如動物在還願儀式前死亡或者被偷走,則會被當成是神提前收走了祂的貢品[25]。一般來說,如果神明沒有遵守"協議"保佑人類,人們就會扣留祭品,例如羅馬皇帝圖拉真過世時,因為神明沒有照協議保佑皇帝,所以本來要獻給神的祭品就被扣留。 [26]
Remove ads
根據希羅多德(公元前484年至公元前425年)的說法,斯基泰人會獻祭各種牲畜,其中以馬最為出名,而從來沒有獻祭豬的紀錄,推論斯基泰人可能不養豬。 [27]希羅多德描述斯基泰人的獻祭方式如下: 祭品的前腳被綁住,獻祭的祭司站在牠的後頭,拉住繩子放倒牲畜;牲畜倒下的瞬間,祭司高呼他要獻祭的神之名,用套索繞住動物的脖子,在其中穿入一根木棍,轉動木棍以絞死動物,不生火、"不從祭品身上得到任何初步的供品"(翻譯存疑,原文...or making any first offering from the Victim)、不奠酒:祭司勒死祭品並剝皮後,接下來會將祭品烹煮[中略]......肉煮熟了之後,祭司會先"用肉做初步的獻祭"(the sacrificer takes a first offering of the flesh),去除內臟並把它們丟在他的前面。
希羅多德還說,斯基泰人會用囚犯活人獻祭。
Remove ads
亞洲
動物祭祀在古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和波斯等古代近東文明以及希伯來人中很普遍。與希臘人不同,這些文化中,祭品通常會整隻被燒掉或埋掉,而不會被吃掉。 [28]
猶太教的五祭分別是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愆祭。希伯來聖經說耶和華命令以色列人在各種祭壇由祭司親手獻祭,選用妥拉指定且經過猶太儀式屠宰的動物,例如公牛、綿羊、山羊或鴿子。穀物、膳食、酒或香也可以當作祭品。[29][30]
以色列人還在沙漠中時,只在會幕獻祭,直到所羅門聖殿建成後,聖殿成為哈拉卡唯一允許的獻祭場所。所羅門聖殿和第二聖殿在公元前70年以前相繼被毀,之後獻祭被禁止,然而在公元2世紀的猶太-羅馬戰爭期間短暫恢復,此後某些猶太社群仍然繼續進行。[31][29][32]

新約聖經曾提到動物祭,例如耶穌的父母曾犧牲兩隻鴿子(Luke 2:24 )。
耶穌被他的使徒稱為「上帝的羔羊」,所有祭物都指向他(希伯來書10)。 [34]根據基督教救贖論,耶穌被釘十字架與大規模的動物祭相當,因為他的死是替所有人類的罪過贖罪。
一些基督教村莊會將動物祭當作一種崇拜的行為(尤其是在復活節),但實際上沒有一個基督教派的教義有規定必須進行動物祭。希臘的一些村莊以一種稱為kourbania的習俗向東正教聖人獻祭動物;亞美尼亞教會[28]以及衣索比亞正教會中常可以看到信徒獻祭一隻羔羊或公雞,這個習俗被稱為matagh ,可能源於比基督教更古老的儀式;現代墨西哥部分信奉天主教的瑪雅人會結合教會儀式與傳統習俗獻祭動物,這是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就存在的儀式。 [35]
Remove ads
斯特朗派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詹姆斯·斯特朗(James Strang)在其著作《Book of the Law of the Lord》(1851 年)的第7章和第40章中探討了動物祭。因為摩爾門經中禁止為罪獻祭,所以斯特朗認為獻祭並非作為贖罪之用,而是為了慶祝[36][37]
斯特朗派(Strangite)只有男性牧師可以宰殺祭品,女牧師不行[38][39]。現在斯特朗派的團體已經停止實行動物祭,但該教派的信徒仍然認為動物祭是符合教義的。除了動物祭之外,斯特朗派也會在作物收成時獻祭初熟的果實[40]。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和基督社區這兩個最大的後期聖徒教派都沒有接受斯特朗派的教義。
宰牲節[41]是伊斯蘭教一年一度舉行動物祭的節日。為了紀念亞伯拉罕用山羊代替其子獻祭給上帝的典故,[41]參加過朝覲的穆斯林當天必須獻祭一隻羊或和其他人合資獻祭一隻牛或駱駝[42][43]。還沒去過麥加朝覲的穆斯林也會一起慶祝宰牲節,有時也會進行簡單的動物祭,主要選擇綿羊、羊、牛或駱駝,有些地區也會獻祭水牛[44]。宰牲後的肉會分為三份,一份由獻祭的家庭自家食用,一份送給親朋好友,最後一份送給貧窮的穆斯林,人們在清真寺或廣場進行公開禱告之後會舉辦宴會[41][45]。據關於宰牲節的報導,土耳其每年約有250萬頭綿羊、奶牛和山羊被獻祭[46],巴基斯坦每年則大約會獻祭1000萬頭牲畜[47][48],而印尼在2014年的宰牲節獻祭了80萬頭動物。[49]
根據坎波(Campo)的說法,宰牲節的習俗在伊斯蘭教出現以前就已經流行於阿拉伯西部。[50]菲利普斯圖爾特(Philip Stewart)的研究認為,古蘭經並沒有要求信徒進行動物祭,伊斯蘭教的動物祭應該是來自對其他伊斯蘭文本的解讀。 [51]

穆斯林在朝覲期間也會獻祭動物,這是朝聖儀式的一部分[50][52],麥加附近的米納城每年有約100萬隻動物被獻祭。其他會舉行動物祭的場合還有Aqiqah儀式(伊斯蘭教歡迎新生兒的儀式,類似天主教的洗禮),在嬰兒出生的第七天,會為嬰兒剃髮、命名並宰殺牲畜,人們相信透過獻祭將孩子與宗教連結在一起,可以保護孩子免受邪惡的侵害。[52]

平日依照教規宰殺牲畜,因為不是祭祀,只是供自己食用,所以不是動物祭。
印度教的動物祭大多與性力派有關,深深植根於當地當地的民間信仰中,但有些印度教經典禁止動物祭,包括薄伽梵歌和往世書。[53][54][55][56]

在印度東部各邦的九夜節期間,動物祭是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在九夜節的難近母法會中,人們會獻祭動物給難近母,因為傳說中這個女神曾經殺死牛魔(Mahishasura)拯救眾神,人們相信獻祭牛給祂會激發女神對牛魔的猛烈報復。[58]根據克里斯托弗·富勒(Christopher Fuller)的說法,印度教徒除了九夜節和某些性力派儀式外很少獻祭動物[59],但仍然會有大量動物在會獻祭動物的節日被宰殺[58]。一些性力派社群會以象徵性的儀式來代表難近母戰勝牛魔,而不會真的殺死動物。[60][61][66]
拉賈斯坦邦的拉傑普特人在九夜節會祭祀武器和馬匹,過去還會向被稱為Kuldevi[67]的女神獻祭一隻山羊,現在某些地方還有保留這個習俗[68][69]。Kuldevi是戰士和貞婦(pativrata)的守護神,當地拉傑普特人在和穆斯林作戰期間非常崇敬祂。儀式中必須把祭品一擊斃命,以前這個儀式還會被當作成年和從軍前的考驗[70]。
在印度北部的瓦拉納西市,素食祭祀正在取代動物祭的傳統。[71]
在印度的阿薩姆邦和西孟加拉邦以及尼泊爾有些夏克提派的印度教寺廟會向時母和難近母(兩者均被視為夏克提女神的化身之一)獻祭山羊、雞甚至水牛以崇拜婆羅門的陰性能量。
在印度(尤其是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某些聖林中,人們會獻祭動物來安撫本應統治這些林地的女性神靈。 [72]
尼泊爾在加迪邁節會大量獻祭動物(2015年被禁止)[73][74][75]。據推測,2009年有超過25萬只動物被宰殺,[76]超過500萬名信徒參加[77]。
某些印度村莊會把動物(通常是山羊)斬首,將血液塗抹在寺廟外的柱子上來向祭祀地方神靈或進行提毗儀式[78],例如印度奧里薩邦鮑德加爾區一年一度的狂歡節(Jatra,一種節日類型),會在當地守護神Kandhen Budhi面前獻祭山羊和家禽,每三年還會舉辦一次Ghusuri(小豬之意)法會[79]。
峇厘島的印度教有一種稱為Tabuh Rah的動物祭儀式,其中會遵循古老而複雜的儀式進行神聖的鬥雞以安撫惡靈[80][81]。
印度教的卡利卡往世書中也提到了活人祭祀。[82]文本的第67章到第78章單獨成為《Rudhiradhyaya》一書,其中因為罕見地談到了人祭而出名。內容提到為了可以為了取悅女神進行活人獻祭,但必須在戰爭或緊急危難的情況下,且在進行前必須得到王子的同意。除了人祭以外,《Rudhiradhyaya》還探討了峇厘島的動物祭和左道性力派的儀式。印度的國家犯罪記錄局(NCRB)直到2014年才開始收集關於人祭的資料。根據他們的資料庫,2014年至2016年間共發生51起人祭案件,遍布14個邦。[82]


中國在商、周時代,貴族有一套非常複雜的祭祀制度,會被獻祭的動物有狗(幫助神靈狩獵)、馬、羊和豬等,有時也會舉辦人祭 [83] 。春秋戰國時,幾乎所有哲學流派都反對人祭。儒家則仔細研究並保存了周朝的動物祭制度(見禮記),祭祀規格由高而低為太牢、少牢、特牲、特豕、特豚、魚、臘、豆等,由犧牲數目和種類的不同來區別尊卑。其中太牢禮必須獻祭一隻全牛,原本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但自從漢高祖以太牢之禮祭孔子後 [84] ,祭孔大典也會使用太牢禮。
佛教禁止一切形式的殺生,道教一般不喜殺生。 [85] [86] [87]一些民間化的道教和中國民間信仰接受動物供品,如雞、豬、山羊、魚等,[88][89][90]例如臺灣的拜豬公習俗。此外台灣高雄市已經禁止在道觀供俸葷食[91]。
非洲
非洲傳統宗教和美國黑人宗教中經常進行動物祭。[93] [94]在美國,動物權利與宗教自由的衝突經常導致法律爭議,而美國最高法院在海厄利亞市拉庫米教會訴案中作出的判決具有里程碑意義。
海厄利亞市於1993年支持Santería信徒有在美國境內實行動物祭的權利。
美洲
考古學家曾經在位於萬查科(Huanchaco)的奇穆王國遺址「昌昌」(Chan Chan)發現大量駱馬和兒童被獻祭[95],可能是為了祈求神靈停止聖嬰現象帶來的天災[96]
環太平洋
泰雅族、太魯閣族和賽德克族認為厄運或者Utux(Rutux、Lyutux)降下的懲罰會在共食團體中「傳染」,當血族團體中有人觸犯禁忌或遭遇不幸時,會舉行祭祀(kbalay gaga),儀式中一定要殺豬,藉由流出的牲血洗去家族成員身上的不幸或罪惡,並藉由獻上的牲口向Utux贖罪。 [98] 祭祀後的牲肉由共食團體成員分食。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