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動畫工作室
製作動畫的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動畫製作公司(英語:Animation Studio,日語:アニメ制作会社)是指從事動畫媒體的製作為業務的公司。廣義而言,這類企業涵蓋作品創意構思、擁有製作所需的物理設備、雇用技術操作人員,並主導成品銷售與發行等全流程業務。它們還持有旗下創作/擁有的角色周邊商品權及創意版權,類似作者享有著作權保護。早期某些工作室甚至擁有特定動畫製作方法的專利權,這些專利旨在提升生產效率。總體而言,動畫工作室是具備完整商業屬性的實體,在法律層面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4月5日) |
美國動畫工作室
關於成立一間專門製作動畫的工作室的構想,是由Raoul Barré領導下的工作室—Barré工作室率先提出的。該工作室與比爾·諾蘭共同創立,其時間早於J.R.布雷創建的布雷工作室(Bray Productions),成為在動畫發展史上,第一家專精於動畫製作的工作室。[1]
雖然布雷工作室未能成為行業首家動畫工作室,但其員工厄爾·赫德(Earl Hurd)提出了多項專為批量生產動畫作品設計的專利技術。由於赫德沒有以自己的名義申請這些專利,而是將它們移交給了布雷工作室,該工作室和赫德後來聯合成立了布雷-赫德專利公司,並將這些技術出售給當時的其他動畫工作室,收取專利費。[2]
早期動畫工作室中最有名的是由華特·迪士尼和羅伊·O·迪士尼共同創立的迪士尼兄弟動畫工作室(現在稱為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該動畫工作室於1923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並於1928年製作了第一部動畫短片《威利號汽船》,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3]而且在1937年,該動畫工作室取得了重大突破,製作了一部名叫《白雪公主》的動畫長片,為其他動畫工作室嘗試製作動畫長片奠定了基礎。[4]
Remove ads
日本動畫工作室
最早的日本動畫(英文:Animate)作品出品於1917年。[5],但直到1956年,日本的動畫產業才成功地採用美國的動畫工作室模式。1961年,這些動畫作品開始在美國播出。成立於1948年的東映動畫公司,是日本第一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動畫工作室,它的出現標誌着動畫師從獨立動畫藝術家轉變為職業化動畫製作人。
1948年東映動畫成立後,第一部作品是1957年由數下泰司於1957年創作的動畫短片《小貓塗鴉》。直至1958年10月東映動畫出品其第一部動畫電影《白蛇傳》,日本動畫產業才真正進入大眾視野。[6]
動畫師的合約
雖然工作室有長期/全職的職位,但大多數動畫師是採用合同制形式工作的。有一些動畫師被視為是工作室的核心成員,這可能是由於他們從公司成立之初就便從事這樣的工作,或者是從其他動畫工作室引進的人才。這些是動畫工作室中有較高保障的職位,盡管工作室可能有關於動畫師任職期限的政策。由於現在工作室可以以雇傭的方式雇用動畫師,許多藝術家並不像一些早期的動畫師那樣保留對其創作內容的版權,這些版權的範圍受當地知識產權的法律的約束。
動畫師還必須了解適用於動畫工作室的合同法和勞動法的相關法律。在著名的特許經營權的版權問題上,曾出現多次法律爭論,如《功夫熊貓》[7]和《海綿寶寶》。這是因為版權合同的條款規定,創意理念本身不受保護,只有實際成型的作品才能涉及侵權認定。這意味著,盡管動畫師可能已經向動畫工作室提出了關於角色設定和情節構思的想法,但這些想法本身並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從而可能導致工作室無償從個別動畫師的想法中獲益。然而,這並沒有阻止許多獨立藝術家持續針對不同工作室製作的角色提出主張權益,這種現象至今仍時有發生。[8]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