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包擬古
美国汉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包擬古(英語:Nicholas C. Bodman,1913年7月27日—1997年6月29日),美國語言學家、漢學家。
生平
包擬古出生於芝加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於1941年入伍。1942年,他曾任職於位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HYPO情報站,參與破解日本海軍代碼。他於1945年退伍,官至海軍少校。[1]
此後包擬古入讀耶魯大學,先後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50年至1962年間,他任職於美國國務院外交研究所,曾任遠東語言部主任。1962年起任教於康奈爾大學,1964年升任教授。[1][2]他長期從事漢語歷史語言學、漢語方言學(尤其是閩語)、藏緬語族的研究。[2]他最早提出了上古漢語的六元音系統。這一假說後來由他的學生白一平繼續發展,而同時斯塔羅斯金、鄭張尚芳等學者也先後獨立提出了類似假說,現已為學界廣泛接受。[3]
包擬古於1979年退休,並繼任擔任榮休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釋名〉的語言學研究——聲母和複輔音》(A Linguistic Study of the "Shih Ming": Initials and Consonant Clusters)、《福建廈門話口語》(Spoken Amoy Hokkien)、《漢語官話》(Mandarin Chinese,與司徒修合著)等。[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