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東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京東村位於北京市東部,東三環和東四環之間的大山莊村。因為20世紀90年代一群年輕的前衛藝術家的聚集而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發源地[1]張洹採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格林尼治村以東的東村為名,將自己的住地命名為「東村」,「東村藝術家」也成為這個藝術家群體的稱謂[2]。在1994年6⽉13日,馬六明策劃了一場名為《芬·馬六明的午餐》的行為藝術,表演結束後不久,朝陽區公安分局的人把在場的所有人帶走,東村自此不復存在[3][4]

藝術

北京東村藝術社區成立於1993年,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在簡陋住房中共同居住,成為他們的創作基地[3]。諸如《為魚塘增高水位》《12平方米》《原音》等經典行為作品也都誕生於此[2]。1995年5月,社區解散後,王士華、蒼鑫、高煬、左小祖咒、馬宗垠、張洹、馬六明、張彬彬、朱銘、段英梅和攝影師呂楠來到北京妙峰山的一座無名山,創作了名為《為無名山增高一米》的行為藝術創作[5],該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後獲得巨大回響,成名後卻衍生出關於此作品的版權問題[6]

部分居民名單

參考:[7][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