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

1864年成立的中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map
Remove ads

北京二十五中,即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前身為美國基督教公理會於1864年(同治三年)創立的私立育英學校。貝滿女中建築遺存位於該校校園內。

事实速览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 地址 ...
Thumb
二十五中校旗

學校概況

學校建設

校旗/校訓

校訓:致知力行

校歌

銀杏樹下起春風
齊聲高唱育英
母校諄諄教導我們
致知力行永不停
看燦爛校旗迎朝陽
展示着光輝歷程
那是祖國召喚我們
肩負起時代新使命
沐春雨,浴春風
我們有一幅美好的心靈
長身體,長知識
我們面對着世界和未來
為祖國,現代化
我們奮勇攀登高峰

學校歷史

二十五中最初為1864年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中國差會建立的男蒙館,當時的校址為現北京景山學校所在地,也稱「一院」[1]:40。1902年,男蒙館由梅韙良、郭紀雲等人重建,並更名為育英學校。

1927年,中學部定名為「京師私立育英中學校」,1928年改稱北平特別市私立育英中學校並在官房大院增設小學部(二院)[1]:40。1930年,該校在騎河樓16號設立體育場,也稱「育英中學三院」。1935年,國民政府財政部將燈市口大街東段北側的鹽務學校、鹽務稽核所地塊劃撥育英學校,成為其高中部,也稱「四院」[1]:40

1941年,育英中學被汪精衛國民政府勒令更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八中學校,小學部改名為「燈市口小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學部恢復「北平市私立育英中學」名稱[1]:40。1949年10月,因北平改稱北京,學校改稱北京市私立育英中學,1952年9月劃歸國有,改稱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1]:40

1955年,二十五中高中部的部分師生在位於騎河樓的原校體育場另行組建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1]:40。1963年,學校初中部(原一院)獨立為北京市燈市口中學,此後二十五中自身的校址僅餘育英四院,但仍為六年制完全中學[1]:41

1978年秋,育英四院被拆除,二十五中校址遷往燈市口大街55號,與北京167中(原女十二中初中部)合併。1982年秋,原育英一院也被拆除,燈市口中學大部分師生被納入二十五中[1]:41,此前燈市口中學另有部分師生合併至景山學校[2]:393

Remove ads

著名校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