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河內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河內郡是日本大阪府轄下的一郡,已於1971年11月3日因無管轄町村而被廢除。
在1896年設立之初的轄區包括現在的守口市、枚方市、寢屋川市、大東市、門真市、四條畷市、交野市全部地區和大阪市鶴見區的東半部地區。
歷史

1.枚方町、2.蹉跎村、3.友呂岐村、4.九個莊村、5.庭窪村、6.大和田村、7.四宮村、8.南鄉村、9.二島村、10.門真村、11.今津村、12.古宮村、13.諸堤村、14.三鄉村、15.守口町、21.水本村、22.星田村、23.津田村、24.川越村、25.交野村、26.磐船村、27.冰室村、28.菅原村、29.山田村、30.牧野村、31.招提村、32.樟葉村、41.住道村、42.四條村、43.甲可村、44.豐野村、45.田原村、46.寢屋川村
(水藍色:現屬大阪市、左紫色:現屬守口市、桃色:現屬枚方市、紅色:現屬寢屋川市、橙色:現屬大東市、黃色:現屬門真市、綠色:現屬四條畷市、右紫色:現屬交野市)
- 1896年04月1日:實施郡制,茨田郡、交野郡、澀川郡和讚良郡合併為北河內郡,下轄:枚方町、蹉跎村、友呂岐村、九個莊村、庭窪村、大和田村、四宮村、南鄉村、二島村、門真村、今津村、古宮村、諸堤村、三鄉村、守口町、水本村、星田村、津田村、川越村、交野村、磐船村、冰室村、菅原村、山田村、牧野村、招提村、樟葉村、住道村、四條村、甲可村、豐野村、田原村、寢屋川村。(2町31村)
- 1902年04月1日:今津村被併入東成郡榎本村。(2町30村)
- 1902年7月7日:諸堤村的部分地區被併入東成郡榎本村。
- 1923年04月1日:廢除郡會和郡參事會。
- 1926年07月1日:廢除郡役所,此後郡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只作為地名的表示。
- 1932年04月1日:甲可村改名為四條畷村。
- 1935年02月11日:牧野村和招提村合併為殿山町。(3町28村)
- 1936年12月1日:三鄉村改制為三鄉町。(4町27村)
- 1937年01月1日:住道村改制為住道町。[1](5町26村)
- 1938年11月3日:枚方町、殿山町、山田村、樟葉村、川越村、蹉跎村合併為新設立的枚方町。(4町22村)
- 1939年04月1日:門真村改制為門真町。(5町22村)
- 1939年6月1日:諸堤村和古宮村合併為茨田町。(6町20村)
- 1939年7月1日:交野村和磐船村合併為交野町。[2](7町18村)
- 1940年11月15日:津田村、冰室村、菅原村合併為津田町。(8町15村)
- 1943年02月1日:九個莊村改制為九個莊町。(9町14村)
- 1943年4月1日:友呂岐村、九個莊町、豐野村、寢屋川村合併為寢屋川町。(9町10村)
- 1946年11月1日:守口町和三鄉町合併為守口市,並脫離北河內郡。(7町10村)
- 1947年07月1日:四條畷村改制為四條畷町。(8町9村)
- 1947年8月1日:枚方町改制為枚方市[3],並脫離北河內郡。(7町9村)
- 1948年04月1日:庭窪村改制為庭窪町。(8町8村)
- 1951年05月3日:寢屋川改制為寢屋川市,並脫離北河內郡。(7町8村)
- 1952年04月1日:四條村改制為四條町。[1](8町7村)
- 1955年04月1日:交野町和星田村合併為新設置的交野町。[2](8町6村)
- 1955年4月3日:茨田町被併入大阪市,劃入城東區。(7町6村)
- 1955年10月15日:津田町被併入枚方市。(6町6村)
- 1956年04月1日:南鄉村、住道町、四條町合併為大東市[1],並脫離北河內郡。(4町5村)
- 1956年9月30日:大和田村、四宮村、二島村被併入門真町。(4町2村)
- 1957年04月1日:庭窪町被併入守口市。(3町2村)
- 1961年06月25日:田原村被併入四條畷町。(3町1村)
- 1961年6月28日:水本村被併入寢屋川市。(3町)
- 1963年08月1日:門真町改制為門真市[4],並脫離北河內郡。(2町)
- 1970年07月1日:四條畷町改制為四條畷市[5],並脫離北河內郡。(1町)
- 1971年11月3日:交野町改制為交野市[2],並脫離北河內郡。同時北河內郡因無管轄町村而被廢除。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