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
位於臺灣臺中市霧峰區吉峰里的北溝故宮防空隧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是位於臺灣臺中市霧峰區吉峰里的北溝故宮防空隧道,1953年為防止故宮文物遭空襲而建,今列歷史建築。
由來
北京故宮文物存放於臺中糖廠倉庫時,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杭立武就擔憂此處為市區易遭空襲,要求另地存放[1]。文物轉至霧峰北溝後,1952年5月3日,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聯管處)與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共同理事會(共同理事會)舉行會議,王世杰理事提議在北溝故宮庫房附近山地開建小規模山洞,以備必要時將最精文物存入[2]。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之子莊靈回憶,當時人員可能考慮之前故宮文物暫放於貴州華嚴洞的經歷,認為可同樣在北溝挖隧道作防空保護[3]。聯管處先請基泰工程司測估計建築費,於11月15日遞交工程圖呈送教育部向行政院爭取預算,次年3月27日行政院獲准以新台幣40萬元建設[2]。
1953年4月9日,中榮營造廠開始建造寬2.45公尺、高3.1公尺、壁厚30公分、長119.26 公尺、22個透氣孔、21座混凝土門型框架的U型隧道,迄12月26日驗收完成[2]。雖隧道內部有通風設備,但始終無法克服漏水問題,因此書畫類等易受潮的文物就不搬入[1]。1954年9月21日,共同理事會通過《文物精品入洞以策安全辦法》,聯管處即挑選故宮博物院文物332箱、中央博物圖書院文物163箱、中央圖書館文物60箱加以「洞」字號作編號,作為可放於隧道的文物[2]。
Remove ads
廢棄
故宮文物從霧峰遷至台北故宮博物院數十年後,至1978年9月21日,莊嚴之子莊因回北溝尋兒時回憶時,發現此處作爲臺灣省電影製片廠,建築尚有保存[4]。1990年1月1日,台灣電影文化城在此開幕[5]。原先典藏文物的隧道作為娛樂設備「時光隧道」[6]。

九二一地震後,由林姓及洪姓業者將北溝故宮原址買下,夷平建物作工廠用地[7]。原先占地約6800平方公尺的北溝故宮建物群,僅存防空洞[8]。導致2014年1月19日NHK電視台來此拍攝時直呼可惜[7]。
文保
台中市北溝文化協進洪寶字和連倉富認為北溝具重要歷史意義,若將典藏山洞規畫發展應可帶動觀光[9]。2014年2月14日,莊靈、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劉益昌、方怡仁到北溝溝通後,地主同意徵調挖土機開挖出隧道出口[10]。2月19日《聯合報》刊出莊靈呼籲保留隧道的文章[6]。莊靈、與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吳東明等人先後在朝陽科技大學、霧峰區圖書館、屯區社區大學等地演講、舉辦北溝故宮老照片攝影展,終於使得台中市政府在該年10月3日正式將隧道列為臺中市歷史建築[11]。
2015年1月21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來此勘查,從隧道右側入口進入,發現可見大型通風管和陳舊燈管,走約10分鐘從左側出口出來[12]。5月30日,導演李佳懷紀錄片《廢墟的力度-北溝藏寶傳奇》在霧峰舉行首映會,故宮院長馮明珠、莊靈、文化局文資處長張祐創、立委黃國書、市議員李天生、林碧秀等人出席[13]。
2019年8月18日,李姓地主以安全為由,將隧道洞口填平封閉[14]。2025年6月30日,對於臺中市議員李天生建議市府收購此處土地以突破目前困境,台中市文資處長李智富回應有經費困難[9]。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