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禪寺 (西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北禪寺,又稱北山寺、土樓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北山,距離城區約2公里。北禪寺最早是佛教寺廟,是青海境內最早的宗教建築,初建於北魏明帝時期(公元106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由於道教盛行,該寺改成為道教寺廟,土樓觀也更代表了其道教色彩。當地具有特殊的丹霞地貌,這水平狀的紫紅色砂岩、礫岩相間着石膏和芒硝層。歷經長時間的自然作用,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1]1986年5月27日公布為第四批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2]。
![]() | 此條目內容疑欠準確,有待查證。 (2024年8月23日) |
歷史
迄今為止最早的對北禪寺的文字記錄來自北魏旅行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餘尺,有若削成。」土樓觀這一稱謂也得名於土樓有道教庵觀。在北魏時期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
現狀
由於自然作用,土樓觀所在的山崖塌方較為嚴重,九窟十八洞已經無法進入,僅能遠眺。而位於兩座閃佛中間的懸空棧道,也已經損毀。西寧市相關單位已經投入人力物力對其進行挽救,但面對大自然的力量,可供採取的措施極為有限。北禪寺面臨消失的命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