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轟炸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總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约轰炸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总部

1999年4月24日,北約轟炸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總部。此次行動是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南斯拉夫聯盟空襲行動的一部分。

事实速览 北約轟炸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總部, 行動種類 ...
北約轟炸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總部
科索沃戰爭的一部分
Thumb
轟炸過後的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總部
行動種類導彈襲擊
地點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貝爾格萊德
座標44°48′41″N 20°28′12″E
目標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總部
作戰單位北約
日期1999年4月24日 (1999-04-24)
時間02:06
標準時間UTC+1
死亡16
負傷16[1]
关闭

行動目的和後果

本次行動嚴重損壞了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下稱「塞廣電」)總部大樓,附近的聖三一教堂也受波及。[2]南聯盟境內其他廣播和電力設施也遭受了破壞。[3]轟炸時北約發射的一枚導彈奪走了大樓內16人的生命,其他人長期被困,須使用手機和外界聯繫。塞廣電在轟炸後24小時內,於一處秘密地點重新開始播出。[4][5]

北約方面辯稱此次轟炸有兩個理由:首先,干擾和削弱南斯拉夫軍隊的指揮、控制和通信網絡是「有必要」的;其次,塞廣電總部屬於軍民兩用設施,在南斯拉夫對科索沃的戰爭中「起着重要的宣傳作用」,故視作軍事目標轟炸。[3]英國記者蒂姆·朱達英語Tim Judah等人也認同塞廣電播放醜化境內少數民族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英語Serbian nationalism內容,並把塞族攻擊少數民族的行為合法化。[6][7]根據轟炸行動指揮官韋斯利·克拉克的說法,北約在空襲前於五角大樓新聞發布會上威脅南聯盟政府將轟炸塞廣電總部。[8]

各方反應

法國反對此次空襲行動,與美國政府在行動的合法性上存在顯著的分歧。[9]大赦國際」認為北約的行動是戰爭罪[1],美國學者諾姆·喬姆斯基則認為這是恐怖活動[10]。「人權觀察」組織也譴責稱:「即使可以證明針對民用廣播電視台的攻擊是合法的,似乎也沒有理由能把攻擊城市裡的演播室而非發射裝置的行為合法化。」[9]

美國東部時間1999年4月22日,美國駐南斯拉夫特使理查德·霍布魯克在於紐約君悅酒店英語Grand Hyatt New York舉辦的紀念海外記者俱樂部英語Overseas Press Club成立六十周年晚餐會上說[11]

2001年,歐洲人權法院宣布不予受理六名南斯拉夫公民代表塞廣電對北約的起訴。[12][13]該台的總經理米蘭諾維奇因不及時撤出總部建築被判處10年徒刑。[14]根據「大赦國際」2009年報告,沒有人對此次空襲負責,也沒有人為受害者討回正義。[1]

塞廣電總部本身沒有拆除,留作紀念建築。[15]

後續事態

國際刑事法庭的報告

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作出的《關於調查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行動的委員會給檢察長的最終報告》中下如此結論:塞廣電播出的節目「喚起人民對戰爭的支持,不足以令電視台大樓成為合法的軍事目標」,但電視網本身被塞爾維亞政府用作軍用通信系統,這令大樓成為可打擊的目標。報告中寫道[16]

聲明中有關平民傷亡的部分寫道:

2011年塞廣電道歉聲明

Thumb
位於塔馬登公園的遇難者紀念碑,下方是塞廣電大樓被炸後的照片

2011年5月23日。塞廣電就該台1990年代播出服務於政治宣傳和抹黑米洛舍維奇的政治對手的節目一事發表道歉聲明[17],其中稱播出的節目「傷害了塞爾維亞公民、人本主義知識分子、反對黨成員、富於批判性思維的新聞記者、塞爾維亞境內的少數民族人民、少數宗教團體人士和鄰國人民的感情、美德和尊嚴」[18]美聯社如此寫道[19]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