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義慈惠石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義慈惠石柱,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石柱村,始建於北齊,是紀念鎮壓葛榮起義的紀念柱。該石柱為石灰岩材質,通高7米,分為柱身和石屋兩部分,柱身上刻有4000餘字的銘文,記載了建柱的緣由和相關人物。1961年,義慈惠石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北魏孝昌年間,葛榮、杜洛周等人在幽州、燕州、冀州、殷州一帶舉兵起義,被鎮壓後,幽州百姓將部分起義軍的屍骨合葬一處,並在叢葬處立起一根木柱。北齊時當地政府將木柱改為石柱,並作為此次起義覆滅的紀念柱[a][1][2]。1956年,義慈惠石柱以「北齊石柱」一名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22,不久之後,石柱外被加蓋了一座保護亭[1]。1961年,義慈惠石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1990年,文物部門對義慈惠石柱進行了重修,主要修復了表面風化、裂痕、傾斜等病害[5]。2011年,義慈惠石柱外的保護亭得以加固翻修[6]。
結構
義慈惠石柱位於河北省定興縣石柱村的一座小土丘上,通高7米,整體材質為石灰岩,分為柱身和石屋兩個部分。柱身位於下部,底部為一塊邊長2米的近似正方形的大石作為基礎,基礎上方為一塊直徑1.23米、高55米的覆蓮柱礎。覆蓮上方為柱身,高4.5米,柱身平面呈八角形,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方向底部寬0.4米,其餘四面寬0.2米,整個柱子向上微微收分。柱身上刻有4000餘字,其中銘文3000餘字,紀錄興建石柱的來由。柱身頂部留有一個平面,刻有「標異鄉義慈惠石柱頌」九個大字,大字下還有「元造義王興國義主路和仁」,以及元鄉葬十五人田市貴等人的名字,下方留有「大齊大寧二年四月十七日省符下標」等字的題記,題記總共近1000字。柱身上方為一塊蓋板,蓋板上方為一座小石屋,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外表刻出檐椽、角梁、斗、欄額、柱子、窗框,前後正中還刻有佛像[b]。[1][2][5][7]:62-63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