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二指腸大乳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二指肠大乳头
Remove ads

十二指腸大乳頭(major duodenal papilla)是由肝胰壺腹周圍及其附近括約肌突向腸腔,使十二指腸黏膜隆起形成縱襞的一個乳頭狀隆起;膽總管胰管流入其中,即膽總管和胰管的共同開口處。在大多數人中,十二指腸大乳頭是分泌膽汁和其他促進消化的酶的主要機制。

事实速览 十二指腸大乳頭, 標識字符 ...

結構

十二指腸大乳頭位於十二指腸的第二部分(降部後內側壁),距幽門7-10厘米,與第二或第三腰椎水平。它被圓形肌肉奧迪括約肌包圍,並接收來自法特壺腹的胰酶和膽汁的混合物,該壺腹引流胰管膽道系統[1]前腸和中腸的交界處直接位於十二指腸大乳頭下方。[2]十二指腸大乳頭突出到十二指腸腔內不到一厘米。[3]它呈圓形,通常被乳頭最上側的褶皺覆蓋; 即從胃中接收內容物的一側。[3]

從十二指腸可以看到主要的十二指腸乳頭位於黏膜皺襞內。十二指腸小乳頭位於近端2cm。[1]

變異

十二指腸大乳頭偶見於十二指腸降部與水平部的交界處,或十二指腸的水平部;一項針對1000人的案例研究表明,這一比例分別為12%和8%。[3]在十二指腸的第三部分,椎骨水平可能為L2-3,約10%的人可能不接受膽汁。此外,在少數人中,用於引流胰腺的主要乳頭實際上可能是副胰管[1]

功能

胰酶和膽汁從胰管膽道系統流入十二指腸。[3]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尤其是蛋白質(胰酶)和脂溶性維生素(膽汁)。

臨床意義

小乳頭引流聖托里尼導管,位置高於大乳頭。[4]在胰腺分裂中,小乳頭排出大部分胰腺分泌物,大乳頭排出少量分泌物,可能會形成聖托里尼塞,導致分泌物阻塞並導致胰腺炎。[5]

歷史

十二指腸大乳頭於1685年由 Gottfried Bidloo首次描述,有時以德國解剖學家亞伯拉罕·法特(Abraham Vater)的名字命名為法特乳頭。[1]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