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八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十八蝴蝶是一種中國浙江省永康市的傳統舞蹈,2008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
十八蝴蝶起源於原永康縣高鎮村,由民間藝人王春山於1946年結合放風箏的民俗與舞蹈創製,被村民用於上方岩山參加方岩廟會,祭拜當地民間信仰人物「胡公」時的歡慶表演節目。[1]後來在不斷地改進完善,成為雅俗共賞的舞台舞蹈。
形式
整套十八蝴蝶由二十位年輕女子扮演,兩人飾花神,十八位飾蝴蝶。飾演蝴蝶的姑娘背上以竹蔑或細鉛絲扎制五彩蝴蝶翅膀。在蝶翅與蝶身上鑲上連接用的羊眼螺絲釘,後改用海綿。[2]演員着裝安綸質地的緊身連衣連褲製成的舞服,伴着音樂起舞。
榮譽
- 1957年春參加浙江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演出,獲一等獎。
- 1959年參加浙江省音樂舞蹈會,獲表演獎,參加杭州「五一」化妝遊行。
- 1984年10月參加「中日青年聯歡」演出和遊行。[3]
- 1993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群星獎」銀獎。
- 1997年參加法國第29屆桑特國際民間藝術節。
- 1998年參加第6屆亞洲藝術節。[1]
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