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華國鋒崇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華國鋒崇拜指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繼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華國鋒試圖製造的個人崇拜。華在位期間人稱「英明領袖華主席」。

歷史背景
華國鋒上台初期,民眾對他尚且陌生[1],他於1976年末在全國掀起揭批四人幫的政治運動,並平反文化大革命期間受迫害的人士[2]。逾4600名受衝擊的幹部在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恢復工作[3]。鄧小平亦於1977年7月官復原職,象徵黨中央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華國鋒曾稱「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即兩個凡是——並因此被認為盲目服從,受到批評[4]。華舉行了文革以來的首次高考,並規定在毛澤東肖像旁懸掛其肖像。

1978年,華國鋒在草擬新憲期間起到關鍵作用,該憲法恢復了部分法治和規劃機制,但仍保留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儘管華國鋒試圖通過改革和政治宣傳維持威望,但鄧小平的崛起使他的變革黯然失色[2]。
試圖製造個人崇拜
華國鋒試圖將其與毛的政治遺產緊密聯繫,以確立個人崇拜。他沿用毛澤東的風格,包括其獨特的髮型,並經常模仿毛澤東在公共場合的舉止。官媒和宣傳機關利用華國鋒作為毛澤東合法繼承人的身份,將他定位為革命的新舵手[5][6][7][8]。
華利用毛澤東的「認可」,即毛寫給華的「你辦事,我放心」,使其領導權合法化。華國鋒大力宣傳毛澤東的認可,以加強他的權威和與毛澤東的聯繫[5][6][7][8]。
此外,華將其肖像滲入到中國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凡學校、政府機關、公共設施皆被要求在毛澤東肖像旁懸掛華國鋒肖像。華亦修改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歌詞中插入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色彩更為濃重[5][8]。
雖然如此,華的個人崇拜終究未能在黨內外引起激烈共鳴,主要原因在於鄧小平等中共元老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以及人們普遍擺脫了毛澤東時代的極端崇拜。華國鋒對毛澤東思想和象徵主義的依賴被認為與中國日益增長的改革和現代化願望格格不入,導致其政治影響力最終下降,至1978年底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被鄧小平取代其最高領導人地位[5][7]。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