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華容縣
中国湖南省岳阳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華容縣是湖南省岳陽市西部的縣,位於洞庭湖北部。是歷史上有名的「魚米之鄉」、「棉麻之鄉」,境內古華容道(存在學術爭議,另一種可能是在今天湖北省監利市)是三國演義中關羽放曹操的地方。常住總人口約56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章華鎮。區域總面積為1,590.98平方公里。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期遺址4處,公元280年始設縣治,迄今已有1700多年。古華容縣縣治在今天湖北省監利縣境內,是春秋時的容邑,以「華麗的容城」得名。戰國時縣境屬楚黔中地。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置黔中郡,縣境為秦黔中郡地。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並置孱陵縣,縣境歸武陵郡孱陵縣管轄。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南郡江南部分為南平郡,分孱陵縣置南安縣, 此為今華容建縣之始。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改南安縣為安南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南縣為華容縣,移屬巴陵郡(唐武德六年(623年)改為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湖廣布政使司,改岳州路為岳州府,華容縣屬岳州府。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華容劃屬常德專區。1962年12月,華容改屬益陽專區。1964年9月,華容劃歸岳陽地區。1986年1月,撤銷岳陽地區行政公置,實行市管縣體制,華容屬岳陽市。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湖南省)岳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華容縣常住人口為553800人[2],男性人口佔比50.99%,女性人口佔比49.01%,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6.13%,15-59歲佔比60.34%,60歲以上佔比23.53%,65歲以上佔比17.67%。
2012年,全縣總人口為71.35萬[3]
經濟
全縣GDP總量216.54億元(2012年)[3]。傳統農業為水稻種植,家庭養殖以牲豬為主。
是全國的糧、棉、油、魚商品生產基地縣。棉花、油料、水產品及農業生產總值均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糧、棉、油、水產品、蔬菜、苧麻、茶葉、柑桔、湘蓮、辣椒、生豬、家禽等產品產量均居全省前列。
地理
華容北倚長江,南濱洞庭湖。東以香爐山、天井山、獅子山與君山區交界,西與南縣以藕池河東支相隔,南連南縣北洲子農場,北接湖北石首市,東北與湖北監利市隔江相望。
轄境地處洞庭湖凹陷背緣,地勢北高南低,中部丘崗隆起,東西低平開闊,微向東洞庭湖傾斜。地貌分區特徵明顯,北部為低山丘陵區,間有溪谷平原,中南部為丘崗區,其餘為平原;全境山地總面積328.2平方公里,佔17.8%,平原1028.66平方公里,佔56%。境內海拔最高點為雷打岩,位於東山鎮境內。
流經縣城的河流為華容河,亦名沱水,根據《水經注》的記載,華容河在晉朝冬竭夏流,所以又稱夏水,也曾有沱夏的稱呼。華容河最開始是杜預所開的運河。此河流從今石首境內的長江引入,經華容縣城,最終流入洞庭湖[4]。
華一水庫為該縣最大水利工程,位於三封寺鎮境內。
行政區劃
三封寺鎮、治河渡鎮、北景港鎮、鯰魚須鎮、萬庾鎮、插旗鎮、注滋口鎮、操軍鎮、東山鎮、梅田湖鎮、章華鎮、禹山鎮、新河鄉和團洲鄉。
政治
交通
交通便利,岳華公路為主要幹道。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306省道、1869幹線橫貫全境,縣城至岳陽、常德、益陽及湖北荊州僅需1小時左右,特別是通過
306省道可直通京廣鐵路、
107國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至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只需3小時。長江、洞庭湖黃金水道緊靠華容。此外岳陽至常德高速公路華容段、宜華國家高速公路(岳陽至宜昌)華容段均已竣工通車。
353國道過境。
旅遊
方言
屬於西南官話。有六個聲調。周(陰平)、做(陰上)、部(陰去)、走(陽平)、仇(陽上)、竹,這六個字分別有各自的聲調。華容境內絕大多數居民講華容話,但城鄉與山區聲調側重點不同。華容話屬西南官話,與常德話相似,但縣域境內亦有少數居民講南邊話(屬湘方言)。
企業
- 插旗菜業:是當地一家蔬菜再加工企業,成立於2005年[6],是康師傅方便麵的供應商,曾在2022年3月15日被中央廣播電視總台3·15晚會曝光酸菜加工過程有衛生問題,之後董事長出面道歉[7]。
人物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