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南站 (地鐵)

南京地铁1号线、3号线、S1号线、S3号线和正在建设的6号线的换乘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南站 (地铁)
Remove ads

南京南站地鐵站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南京南站地下,是南京地鐵1號線3號線S1號線S3號線地鐵車站,也是四線的換乘站。該站站台分為南北兩組,兩組站台之間有換乘通道相連。1號線和3號線站台位於南側,在國鐵南京南站地下,呈南北走向,為同台換乘的雙島式站台。S1號線和S3號線站台位於北側,在國鐵南京南站北廣場地下,東西走向,為一島兩側式站台。1號線站台在1號線南延線開通初期並未啟用,直到2011年6月28日京滬高鐵開通前兩天才正式啟用[1],S1號線、3號線、S3號線站台分別於2014年7月1日、2015年4月1日、2017年12月6日線路開通時同步啟用。

事实速览 南京南站Nan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位置 ...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地鐵南京南站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為1、3號線車站和S1、S3線車站,兩部分位置不同、走向不同,相對獨立。其中1、3號線車站呈南北向布置,S1、S3車站呈東西向布置。兩部分由換乘通道連接。

1號線、3號線站台

Thumb
1、3號線站廳,站廳內有紫銅浮雕組「金陵十二景」
Thumb
1、3號線北行(1號線往八卦洲大橋南、3號線往林場)站台

1號線和3號線車站在南京南站地下按南北向布置,與國鐵南京南站同時建設,長度為411.1米、寬度為48.9米,為地下兩層雙島車站,總建築面積52966 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面積為47864 平方米[2]

1號線和3號線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台層,1號線3號線在地下二層同台換乘:1號線往八卦洲大橋南與3號線往林場站方向、和1號線往中國藥科大學與3號線往秣周東路方向各使用一個島式站台[3][4][5]

1號線、3號線站台布置
地面 出入口 南京南站到達層
地下
一層
站廳層 換乘通道(往S1號線S3號線)、商鋪
票務服務、自動售票機、金陵通服務、客服中心
地下
二層
1號線中國藥科大學站方向 (下一站雙龍大道站
3號線秣周東路站方向 (下一站宏運大道站
3號線林場站方向 (下一站明發廣場站
1號線八卦洲大橋南站方向 (下一站花神廟站
Remove ads

S1號線、S3號線

Thumb
S1號線站廳
Thumb
S3號線站廳
Thumb
S1線終到站台及S3線往江北方向站台
Thumb
S3號線終點站下客站台

S1號線和S3號線車站在南京南站北廣場地下按東西向布置,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站台層,為一島兩側式站台。在建的6號線未來在此站與1號線實現貫通運行

S1號線、S3號線站台布置
地面 出入口 南京南站北廣場
地下
一層
站廳層 換乘通道(往1號線3號線
票務服務、自動售票機、金陵通服務、客服中心
地下
二層
西 S1號線空港新城江寧站方向 翠屏山站/大站快車:翔宇路南站
S1號線終點站
西 S3號線高家沖站方向(下一站景明佳園站
S3號線終點站

換乘通道

Thumb
換乘通道內的1號口

南京南站1號線、3號線車站和S1、S3線車站之間由一條長240米、寬12米(有效淨寬10.6米)的換乘通道相連。旅客換乘平面最長距離約為400米,步行約8分鐘時間。換乘通道於2014年南京地鐵S1號線接入南京南站時由非付費區改為付費區[6],以方便乘客換乘[2]

通道內設有兩個獨立非付費區通往1號口和7號口,兩個非付費區內均設有自動售票機、安檢設備、進出站閘機和服務中心。同時經由兩齣口可連接地鐵商業、市政配套商業、小汽車停車場等功能區。

換乘通道雖長達250米,但該層中板結構採用框架梁柱體系,不具備下挖基坑改造的結構條件,因此無法加裝自動人行道[7]

出口

南京南站共有11個出入口,其中2-6出口位於1號線、3號線站廳,沿鐵路南京南站到達層出站通道呈南北向布置;1、7出口位於換乘通道內;8-11號口位於S1、S3號線站廳(近鐵路南京南站北廣場),呈東西向布置。

更多信息 出口編號, 照片 ...
Remove ads

車站文化

Thumb
換乘通道內「博愛車站」標誌

地鐵南京地鐵是南京地鐵打造的文化車站之一,於2011年12月20日被命名為「博愛車站」。車站口號為「祝福每一個出發,溫暖每一個到達」,同時在車站的內部還設有名為「博愛島」的服務台為乘客提供各種服務[8]。2013年「博愛島」和國鐵南京南站和南京汽車客運南站聯手共建「愛心大南站」,通過實現信息共享,為乘客提供「一體化」的全方位無縫服務[9]

在1、3號線車站內,則設有多件藝術作品。在站廳的東側牆面設有一面長21.6米、高3米的白色大理石牆面,上面刻有4000多條用各種語言寫成的「愛的箴言」[10]。該牆面由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速泰熙主導,通過向社會各界徵集近一萬條箴言,並篩選其中4000條雕刻在牆上,形成六幅「愛的手勢」的畫面。牆上的箴言並沒有署名,但是所有留言都會有署名地在畫冊上出版[11]

1、3號線站廳內還設有22組紫銅浮雕,名為《虎踞龍盤博愛之都》。這些浮雕全部懸掛在站廳內的立柱上,其中12組雕刻着南京的「金陵十二景」,另4組大型浮雕則通過龍頭和虎頭形象,反映了南京的科技進步、文化繁榮、體育興盛和交通暢達等[12]

Remove ads

接駁交通

公交

長途汽車

周邊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