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京市鍾英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京市鍾英中學(簡稱鍾英中學),始建於1904年[1]。學校現分為育英校區和鍾阜校區兩部分。
![]() |
歷史
- 1904年由蔣長洛先生創辦,最初校址在鎮江,始名「承志中學」,遷寧後改為「鍾英中學」,校址在戶部街,後遷至中正街。
- 1912年校址遷往南捕廳。
- 1937年因抗戰爆發,學校西遷安徽歙縣。後多次遷移校址至長沙、貴州、廣西。抗戰勝利後校址遷回南京。
- 1954年遷到中山南路九條巷8號曾公祠(現育英校區北部)。
- 1956年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南京市第二十三中學」。
- 2000年3月因白下區教育布局調整與南京三中合併,改稱南京三中初中部。
- 2004年4月因教育發展需要獨立分設,更名為南京市第三初級中學。[2]
- 2014年恢復南京市鍾英中學校名。
- 2017年11月被南京市教育局列為首批南京市五所「教育現代化初中」建設學校之一。[3]
辦學主旨
學校校訓:勤樸誠毅
辦學理念: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學習
辦學思路:實現最大化的教育,教育最大化的學生,追求最大化的提升。
辦學目標:形成以「責任」為學校精神的校園文化,豐富辦學內涵,提升辦學品味,爭創市一流品牌初中。
培養目標:培養初中學業基礎紮實、具有一定個性特長、能對未來負起責任的鐘英學子。
校風:誠樸、有愛、勤學、向上
學風:勤奮、善思、嚴實、有恆
教風:嚴、實、活、新[4]
校園環境
2021年9月,南京市鍾英中學正式將九條巷8號和廳后街5號所在校區命名為「鍾阜」校區,白下路117號校區命名為「育英」校區,取自「鍾阜育英才」的寓意。[5]
育英校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白下路117號。校區分為南側的主校區與北側的國際部兩部分,中間間隔着馬府西街。
原為南京市第三高級中學之西校區(白下校區)。2021年9月,在改建裝修後正式成為育英校區的主體部分。
鍾阜校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九條巷內。校區分為南側的主校區與北側的曾公祠兩部分。
即南京市鍾英中學中部校區。於2016年進行抗震加固與改造升級,現配備各類現代化教學設施。[7]
鍾英中學舊址。[8]現僅用於學校活動與教職工辦公。
辦學成績
以下列出的是來自南京市鍾英中學的部分校友。部分數據來自於學校官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 2018年中考,學校平均分583分,超過市平均分66分,660分以上24人,650分以上51人。[14]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