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平洋島國論壇
國際組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平洋島國論壇(英語:Pacific Islands Forum)是一個由太平洋諸國參加的國際組織。秘書處設在斐濟蘇瓦,旨在加強太平洋獨立國家之間合作的政府間組織。1971年8月成立,初期名為「南太平洋論壇」;2000年10月改名為「太平洋島國論壇」;地理範圍更加上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北太平洋島國和南太平洋島嶼國家。它是聯合國的觀察員。
太平洋島嶼論壇的使命是「支持論壇成員國政府,通過促進政府之間和國際機構之間的合作,以及通過代表各方利益,促進南太平洋人民的經濟和社會福祉。論壇成員以論壇同意的方式」。其決定由太平洋島嶼論壇秘書處(PIFS)實施,該秘書處由南太平洋經濟合作局(SPEC)發展而來。論壇秘書處除了在協調各種政治和政策問題的區域立場方面的作用外,還制定了經濟發展,運輸和貿易方面的技術方案。太平洋島嶼論壇秘書長是太平洋區域組織理事會(CROP)的常任主席。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通常比論壇成員的其他國家更大、更富裕,澳大利亞的人口約為其他17個成員國的兩倍,其經濟規模是其五倍多。他們是重要的援助捐助者,也是其他國家出口的重要市場。軍事和警察部隊以及論壇國家的文職人員,主要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近參加了其他州的區域維穩行動,特別是在所羅門群島(2003-)和諾魯(2004-2009),論壇贊助。這項區域努力是由比克塔瓦宣言授權的,該宣言於2000年10月在基里巴斯舉行的第31屆太平洋島嶼論壇領導人會議上通過。
2011年9月,美屬薩摩亞、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的領土獲得了太平洋島嶼論壇的觀察員地位,而2016年9月,法國領土法屬波利尼西亞和新喀里多尼亞獲得正式成員資格。2022年7月9日,基里巴斯宣佈退出太平洋島國論壇。2023年1月30日,斐濟總理蘭布卡會見基里巴斯總統馬茂,確認基里巴斯已與PIF完成和解協議,將很快重返該論壇。[1]
Remove ads
成員國
Remove ads
秘書長
註:日期未必準確
Remove ads
爭議
2018年9月,太平洋島國論壇即將舉行,主辦國瑙魯因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護照,因而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以私人護照的名義參加,而非使用其他國家主辦時慣例的外交護照,引起中方不滿。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其他太平洋盟國向瑙魯施壓,薩摩亞總理圖伊拉埃帕曾致信給瑙魯總統巴倫·瓦卡,稱此舉將創下危險的先例[5]。在大多數成員國揚言退出峰會下,瑙魯採取折衷辦法,在中方人員的簽證證明書上蓋章,不使用外交護照[6]。之後傳出中方特使杜起文在會議中搶先發言,遭瓦卡阻止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集體退席[7]。
英國衛報則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在場的中方代表都耐心等候,也多次向主辦方要求發言,均不獲理會。最終使代表團憤而離場,並在會議繞行一圈表示不滿。另一方面,瑙魯總統瓦卡指出,參與會議的有多個太平洋國家的元首,也有來自英美等國的部長級官員,中方派出的杜起文只是特使。瓦卡認為杜起文應該在其他「官階較高的官員」之後發言。[6]。
台灣《自由時報》亦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在PIF對話夥伴會議時,大會主席諾魯總統瓦卡宣布,依照規定,唯有部長級以上的對話夥伴才能發言。其他則提供書面報告。美國內政部長金克首先發言,美國發言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無視規定,要求接著發言,但隨即被制止,並被提示只有部長層級以上的代表才能發言。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未遵守會議規定,要求發動投票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言權。諾魯總統瓦卡則表示:「中國根本不是會員,有什麼投票權?」回絕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的要求。[8]
事後瑙魯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式道歉,並將向聯合國提出此事[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回應:「瑙魯作為論壇主辦國,違背國際慣例和論壇規定,上演了一齣拙劣的鬧劇」,批評瑙魯在國際社會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錯誤行徑[10]。
Remove ads
2021年2月5日,帛琉政府宣布退出論壇並關閉駐斐濟大使館,作為新任秘書長選舉結果的反應。根據不成文規定,本次祕書長應由密克羅尼西亞地區所推舉的馬紹爾群島駐聯合國大使傑拉爾德·札基歐斯擔任,最後他以一票之差敗給庫克群島前總理亨利·普納。[11]
2月9日,5個密克羅尼西亞地區的成員國(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發表聯合聲明,決定退出這個區域主要政治組織,這是繼帛琉後其餘4個該島群國家宣布退出該組織。[12]密克羅尼西亞國家的退出將使論壇成員國減少至12名成員,這些成員國全部位於南太平洋。[13]最多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正式退出。[14]
2022年2月,上述5國表態暫停退出論壇會員國的程序。[15][16]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戴維·帕努埃洛表示普納可能考慮辭去秘書長職務,並進一步改革PIF。[17]PIF秘書處並未正面承認這一辭職訊息,只表示仍在討論。[17]帕勞總統表態暫停退出程序皆在給論壇一個做正確事情的機會。4月馬紹爾群島總統戴維·卡布阿勸說其他表態暫停退出的四國接受對論壇的重大改革,並勸說戴維留任。[18]2022年6月,論壇領導人達成一項協議,確認普鈉將繼續擔任論壇主席,並在其任期結束後替換為一位密克羅尼西亞的候選人。[19]秘書長職務將永久性的在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間輪換,並在其中一個地區有秘書長人選時,為另外兩個地區安排副秘書長人選。[20]但基里巴斯並未接受該協議,並在2022年7月9日宣佈立即且永久退出太平洋島國論壇。[21]
Remove ads
2024年8月30日,第5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袖會議公報:「重申臺灣以『臺灣/中華民國』名義參與地位不變」;官網文字在中國施壓後遭移除。[22]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