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開大學東北研究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開大學東北研究會,原名南開大學滿蒙研究會,於1927年11月14日在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支持下成立,旨在「專事收集關於滿蒙問題之材料,而用科學的方法,以解決中國之問題」。研究會成立時,聘請曾留學日本、時任南開大學日語教員的傅恩齡擔任主任。1928年10月,研究會更名為南開大學東北研究會,被譽為「滿蒙問題研究的一面旗幟」[1]

歷史沿革

1927年8月,南開學校校長張伯苓在主持第八屆遠東運動會後,從上海乘船前往東北地區進行考察。在大連等地,他親眼目睹了日本勢力的擴張及經營活動,不禁感慨:「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大;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險。」因此,張伯苓於10月返回天津後,便着手籌劃成立南開大學滿蒙研究會,並任命在南開大學教授日語的傅恩齡為研究會主任。

1927年11月14日,滿蒙研究會在南開中學禮堂正式成立,以傅恩齡為主任,宗旨是「專事收集關於滿蒙問題之材料,而用科學的方法,以解決中國之問題。」[1]研究會主要招收南開大學在讀的東北籍學生及其他關注滿蒙問題的學生入會。內部設有視察部與研究部:視察部通過調查、講演等方式了解日本國情及其在中國東北的侵略動向;研究部則負責資料的搜集與整理,並按學術分組開展研究工作[1]

1928年3月,滿蒙研究會在南開大學校園內舉辦了「東北研究資料展覽會」,展示了中、日、英、俄文的書籍與圖志,以及東北物產標本和影片[1]。同年10月,滿蒙研究會更名為南開大學東北研究會,成為「滿蒙問題研究的一面旗幟」[1]

Remove ads

出版物

1931年,傅恩齡在東北研究會長期實地調研和研究的基礎上,主編了《南開中學東北地理教本》,作為南開中學的必修課講義。《東北地理教本》因揭示日本侵華意圖,被學界認為是1937年南開大學及南開中學遭日軍轟炸的原因之一。1933年6月,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收藏了《東北地理教本》上下兩冊。1934年,東北研究會又編寫了《東北經濟地理》。

1936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校長張伯苓出於對日軍侵襲的擔憂,為防止南開大學重要資料遭毀,將南開經濟研究所十餘年積累的127箱、共計21,000卷的圖書、調查研究材料裝箱南運。資料經香港海防等地中轉,歷時數年,最終於1940年運抵重慶[2]。目前唯一存世的《東北地理教本》即隨資料南遷。1945年南開大學復校後,這批圖書輾轉運回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

2015年,隨着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啟用,一部分圖書資料從八里台校區的老圖書館遷往南開大學津南校區的新圖書館,《東北地理教本》上下冊得以重新發現,並再次出版發行[3]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