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極洲旗幟
南极洲的拟议旗帜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極洲從未被任何政府或個人統治,是不屬於任何單一管理機構的共管大陸,所以沒有自己的官方旗幟。不過,為了代表中立、無政治立場的南極洲,許多人擬議非正式的旗幟設計方案。

旗幟設計
1970年代以來,已有許多設計方案被提議作為南極洲旗幟。[1]

1929年,英澳紐南極研究探險隊成員在南極科考船發現號(RRS Discovery)上,用白色棉布臨時製作一面禮儀旗(courtesy ensign,本國船隻在進入外國水域時,揚起對方旗幟用來表示尊重),以紀念沒有自己旗幟的南極大陸,這面旗幟後來收藏在倫敦國家海事博物館。這支探險隊在前往南極洲的航行中,至少有兩次使用白旗來代表南極洲,1929年8月1日出版的《泰晤士報》描述「這艘船在船頭懸掛英國國旗,前桅杆懸掛白色的南極旗,船尾懸掛澳大利亞國旗。」[2][3]

1978年,旗幟學家惠特尼·史密斯在北美旗幟學協會年會上,提出南極洲旗幟的設計方案。這是一面帶有白色圖案的橘色旗幟,羅馬字母「A」代表南極洲,半球代表南極圈以下的區域,雙手代表人類對環境的保護;為了提高旗幟的可見度,他選擇使用國際橘色,這是航空航天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顏色,用來將物體與周圍環境區分開來。[1] 選擇鮮艷橘色也是因為它在國旗中很罕見,沒有一個在南極洲有活躍研究基地的國家,在他們的國旗上使用橘色。圖案設計在位於旗幟靠旗杆的懸掛側,這樣即使旗幟被南極猛烈的強風吹壞,靠近懸掛側的部分仍有機會保持清晰可見。[4]

1996年,英國旗幟研究院首席旗幟學家格雷厄姆·巴特拉姆為多媒體公司開發、電子藝界發行的3D地圖集程序,提出另一個南極洲旗幟的設計方案。[5] 這面旗幟以聯合國旗幟為範本,選擇藍色為旗幟底色,繪製白色南極洲輪廓以象徵中立,設計靈感來自南極條約體系的標識。[6]
旗幟學家泰德·凱耶將巴特拉姆的設計印製出來,並帶着這面旗幟參加南極巡航。響應凱耶的要求,巴西科考站費拉茲司令基地和洛克羅伊港大英博物館升起這面旗幟。[1] 自2015年以來,巴特拉姆的設計已在大多數受支持的平台上,用作「南極洲旗幟」的表情符號,它使用區域指示符序列AQ實現。[7]
Remove ads

2024年,巴特拉姆更新設計對旗幟進行修改,旨在提高人們認知南極洲面臨的環境挑戰,尤其是面臨着微塑料污染的問題。這個舉措旨在強調南極洲存在的微塑料,引起全球關注其對南極野生動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並倡導國際社會努力解決這項緊迫的問題。[8]

2018年,埃文·湯森提出「True South」的旗幟設計方案。[9][10] 這面旗幟具有以下含義:
海軍藍色和白色的水平條紋,代表南極洲極端緯度的漫長日夜。中央一座孤獨的白色山峰從冰雪中拔地而起,與界定南極地平線的冰山、山脈和壓力脊相呼應。山峰投下長長的陰影,形成明顯指向南方的羅盤箭頭形狀,這是對這片大陸探索遺產的致敬。兩個中心形狀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菱形,象徵着世人對南極洲的希望,將繼續成為後世和平、探索與合作的中心。[11]

這面旗幟以「地理南極」(或稱「True South」)為名,不同於「地磁南極」。[12] 該面旗幟自問世以來,迅速為人熟知並受到歡迎。[13] 已被一些國家南極計劃、[14][15] 南極非營利組織和探險隊採用,飄揚懸掛在南極洲的幾個研究站;[16] 同時,它於2022年被用作南極點的定點標記。[17]
Remove ads
南極條約標識

南極條約體系的標識偶爾被使用作為南極洲旗幟,一方面因為自1961年第一次磋商會議以來,其成員國就持續使用;[18][19]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啟發其他類似的旗幟。[6] 關於這個標識設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9年《南極條約》的第一次修訂;[20] 但是,南極條約體系的磋商成員國直到2002年為止,才正式將其認定作為官方標識。[21]
這個標識以旗幟的形式被使用。[22][23][24] 同時,也用於所有官方文件,正式來說是代表南極條約體系,而不是代表南極洲本身。[22] 1971年,美國郵政局為其發行過一枚紀念郵票。[25]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