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澗文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涧文庙map
Remove ads

南澗文廟,即定邊縣文廟,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南澗鎮南街社區向陽坡,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建,原建築現存大成殿、啟聖宮,2011年至2013年對大成殿進行修繕,並新建了大成門、兩廂等建築。2012年5月15日公布為第四批南澗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23日公布為第五批大理州文物保護單位[1]

事实速览 南澗文廟(含城隍廟),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 ...

歷史

南澗文廟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成化八年(1472年),知縣馮源廣在舊縣治東門內建社學。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縣胡廷珍重修,萬曆十五年(1587年)因「景倮劫縣」被焚毀,之後知縣周希改建於舊縣治東。萬曆二十年(1592年)地震,聖殿、明倫堂、兩廡俱傾。[2][3]

清康熙十年(1671年,另說庚戌年,即康熙九年),知縣呂崇簡在縣治北建大殿五間,繼而署縣事按察司經歷汪牧建啟聖祠、戟門。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縣何錫爵建兩廡、櫺星門。三十二年(1693年)設學。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縣崔靖建明倫堂,署縣事楚雄府通判周蔚鑄造俎豆祭器。五十年(1711年),知縣楊書重修,復置月台、神道,開泮池,建名宦祠、鄉賢祠,南澗文廟至此規模齊備。[2][3][4]

雍正七年(1729年),裁撤定邊縣劃歸蒙化府,文廟的祭祀活動被保留(「春秋二祀仍於中丁日委學官以致祭」)[5]

至1980年代,南澗文廟僅遺存大成殿、啟聖宮兩座建築,且分別被用作南澗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的辦公場所;1990年代,隨着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相繼遷走,文廟建築被售予私人。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南澗縣文化部門發現文廟遺存建築,當時已屬危房。隨後,政府通過無償捐贈的方式獲得了大成殿院落的所有權,並於2011年12月30日啟動了文廟修繕工程。2013年底,修繕工程完工,除修復大成殿外,還復建了大成門、兩廂等。而由於經費及權屬問題,啟聖宮未能得到有效保護。[6][7]

Remove ads

建築

南澗文廟坐東北朝西南,依山建造,原建築現存大成殿、啟聖宮,以及部分石雕殘件[8][6]。大成殿修繕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五開間,通面闊17.5米,通進深11.5米,單檐歇山頂抬梁式木結構建築[6]。啟聖宮修繕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開間,通面闊10.9米,通進深8.7米,單檐歇山頂[8]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