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濮陽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濮陽郡中國東晉時設置的僑郡,後改稱南濮陽郡

沿革

晉明帝時,以晉陵郡境內的兗州濮陽郡流民僑置濮陽郡,屬僑置的兗州,領廩丘、鄄城等僑縣[1]。無實土,民戶散居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無錫市一帶[2]。後分濮陽郡僑置東燕郡[1]

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改兗州為南兗州,濮陽郡為南濮陽郡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南濮陽郡改屬南徐州。元嘉十二年(435年),鄄城縣併入廩丘縣。元嘉十九年(442年),省東燕郡為東燕縣,屬南濮陽郡。後又省東燕縣。至此,南濮陽郡領二僑縣:廩丘、榆次[1][2]。後又復置東燕縣。

齊明帝建武三年(496年),廢濟陽郡,所領鄄城縣改屬南濮陽郡;省榆次縣。至此,南濮陽郡領四縣:廩丘、東燕、會、鄄城[3]。後廢。

人口

太守

註釋及徵引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