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努·桑亞爾

印度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努·桑亚尔
Remove ads

卡努•桑亞爾(英語:Kanu Sanyal;1932年—2010年3月23日)[1][2]印度共產主義政治家。他是納薩爾巴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印度共產黨(馬列)的創始領導人之一。他於2010年3月23日自殺。[3]

事实速览 卡努•桑亞爾 Kanu Sanyal, 出生 ...

生平

早年

1932年生於大吉嶺縣。1952年加入印度共產黨,印共分裂後是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黨員。1967年領導了納薩爾巴里起義,同年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周恩來等人。1968年發表《關於德賴地區農民運動的報告》,介紹德賴平原的農民運動。於1969年4月22日(列寧誕辰)在加爾各答的一次公開集會上宣布了印度共產黨(馬列)的誕生。[來源請求]

納薩爾巴里起義失敗後,桑亞爾躲藏起來。[4]1970年8月被捕。這引發了激進共產主義者在全區範圍內的暴力行為。印共(馬列)幹部破壞財產,襲擊和攻擊教育機構,並進行暴動。[5]

桑亞爾被關押在安得拉邦維沙卡帕特南的一個監獄中,案件名為Parvatipuram納薩爾派陰謀案(Parvatipuram Naxalite Conspiracy case)。法官判他在該案中有罪。隨着政府的轉變,1977年桑亞爾從監獄獲釋。印共(馬)新首席部長喬蒂·巴蘇親自介入確保桑亞爾的釋放。[6]在釋放時,桑亞爾公開譴責印共(馬列)最初的武裝鬥爭戰略,而沒有在普通民眾中建立優先而適當的普遍群眾基礎。[7]桑亞爾聲稱放棄暴力手段,並接受議會實踐作為革命活動的形式。

釋放後,桑亞爾召集他的支持者,組建了共產主義革命者組織委員會(Organising Committee of Communist Revolutionaries)。[8]1985年,桑亞爾派與其他五個團體合併組建了印度共產主義組織(馬列),桑亞爾是其領袖。[9]2003年6月,印度共產黨(馬列)團結倡議和印度共產主義組織(馬列)合併為印度共產黨(馬列)階級鬥爭,桑亞爾是其領袖。

Remove ads

晚年

截至2006年底,桑亞爾成為在辛格烏爾反對徵地的著名人物。12月,他在一次示威後被拘留。[10]

2006年1月18日,桑亞爾與其他在該地區抗議茶園關閉的同伴一起被捕,因他們擾亂了北孟加拉西里古里新傑爾拜古里火車站火車班次。[11]

在晚年,他認為印度共產黨(毛主義)過度依賴暴力,有悖於納薩爾運動的初衷。[來源請求]

2010年3月23日,他被發現懸掛在他位於西孟加拉邦西貢古里的Seftullajote村的住處,那裡是納薩爾運動開始的地方。桑亞爾患有與年老相關的心肺疾病。[12]

文化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2013年的小說《低地》(The Lowland)提及了桑亞爾以及納薩爾運動。[1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