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爾·李卜克內西大樓
德国柏林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爾·李卜克內西大樓(德語:Karl-Liebknecht-Haus)是位於德國柏林米特區的建築,以德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卡爾·李卜克內西的名字命名,2007年至今為德國左翼黨的總部駐地。大樓位於亞歷山大廣場和羅莎·盧森堡廣場之間,地址為小亞歷山大街28號和魏丁格街14號—16號。
歷史
1910年,該建築由工廠主魯道夫·韋爾特建造,最初取名為「鷹樓」,用作多層工廠[1]。1926年11月,德國共產黨買下大樓,用該黨創始人之一、在十一月革命中遇害的卡爾·李卜克內西的名字為大樓命名。1926年前,德國共產黨的總部位於哈克市場的羅森塔爾街。在大樓被買下之後,德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柏林-勃蘭登堡-勞西茨-邊境省委員會、德國共產黨黨報紅旗報編輯部、一家書店、德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總部、出售紅色陣線戰士同盟制服的商店和一家印刷廠入駐大樓。
希特勒上台後,柏林警察突襲了該總部,3月1日大樓升起了納粹十字標記並更名為霍斯特韋塞爾大樓,後成為地區警察局和拘留所,在此地許多猶太人和政治反對派受到酷刑。1935年,普魯士自由邦的財務部門搬進該大樓。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嚴重破壞,於1948年進行了維修,並恢復了「卡爾·李卜克內西大樓」的名稱。 1950年後,成為東德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的所在地。
該建築物於1990年5月成為東德前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的繼承黨民主社會主義黨的總部。2007年6月,該建築物繼續充當新黨左翼黨的總部。卡爾·李卜克內西大樓是德國受保護的國家地標。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