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爾·約瑟夫·希羅尼穆斯·溫迪施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卡爾·約瑟夫·希羅尼穆斯·溫迪施曼(德語:Karl Joseph Hieronymus Windischmann,1775年8月25日—1839年4月23日)是德國哲學家。
生平
出生於美因茨,在當地讀中學,1772年開始在美茵茨大學學習哲學。由於法蘭西的入侵,他不得不搬到維爾茨堡繼續學業,期間也接觸了自然科學和醫學。1796年獲得博士學位[1]。之後,他作為醫生在維也納實習了一年,1797年返回美因茨居住,並教授醫學課程。1801年,美因茨選侯派人召集他到阿沙芬堡做宮廷醫生。1803年,他成為阿沙芬堡哲學和神學研究所的教授,並於1818年受聘為波恩大學哲學教授[2]。同年入選利奧波第那科學院院士[3]。1839年在波恩逝世。
他的兒子是東方學家弗里德里希·溫迪施曼。
思想與著作
他早期的作品主要受謝林的影響[4],是一種泛神論的神秘主義。但他後來又逐漸走上了基督教哲學的道路。晚年,他計劃寫《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哲學》[5]一書,正面評價基督教思想史與黑格爾影響下19世紀哲學史的聯繫。但這項工作沒有完成,只整理了中國和日本哲學史的部分。這些作品在許多方面與天主教學者約瑟夫·格雷斯的作品非常相似。1827-1834年在波恩出版了四卷。然而,黑格爾本人卻譴責溫迪施曼抄襲自己的中國學資料,稱溫迪施曼偷盜了自己對中國哲學的詮釋。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公平的,但是黑格爾後來再也沒有回覆過溫迪施曼的信件[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