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羅爾·莫斯利·布勞恩

美国政治家和律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罗尔·莫斯利·布劳恩
Remove ads

卡羅爾·伊麗莎白·莫斯利·布勞恩(英語:Carol Elizabeth Moseley Braun,1947年8月16日),別名莫斯利·布勞恩美國外交官政治家律師,曾於1993年至1999年擔任伊利諾伊州美國參議員。她創造了三項歷史紀錄:成為首位當選美國參議院議員的非裔女性、首位民主黨非裔女性參議員,以及伊利諾伊州首位女性聯邦參議員。[1]

事实速览 卡羅爾·莫斯利·布勞恩, 美國非洲發展基金會主席 ...

莫斯利於1979年至1988年擔任伊利諾伊州眾議院議員,後於1988年至1992年出任庫克縣契約登記官英語Cook County Recorder of Deeds。1992年,莫斯利在民主黨初選中擊敗時任參議員艾倫·J·迪克森,成功當選為聯邦參議員。任期屆滿後,她在1998年的競選中敗給了共和黨彼得·菲茨傑拉德

卸任參議員後,莫斯利於1999年至2001年間擔任美國駐新西蘭薩摩亞大使。同時,她也是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提名候選人,但在愛荷華州黨團會議前宣布退出競選。2010年11月,她競選接替即將退休的芝加哥市長英語Mayor of Chicago理查德·邁克爾·戴利,最終在六名候選人中位列第四,敗於拉姆·伊曼紐爾。2023年1月,她被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為美國非洲發展基金會英語United States African Development Foundation董事會成員兼主席,並於2024年4月就職。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卡羅爾·伊麗莎白·莫斯利出生於美國芝加哥。莫斯利就讀於公立學校和教區學校。她在拉格爾斯學校讀小學,後來就讀於芝加哥的帕克高中(現為保羅·羅伯遜高中所在地)。她的父親約瑟夫·J·莫斯利是一名芝加哥的警察獄警),母親埃德娜·A. 是一家醫院的醫療技術員。[2][3][4]

莫斯利一家住在芝加哥南區一個種族隔離中產階級社區。莫斯利的父母在她十幾歲時離婚,因此她一直與祖母生活。[5]

莫斯利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開始本科學習,但四個月後選擇退學。隨後,她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主修政治學,並於1969年畢業。1972年,莫斯利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6][7]

莫斯利於1973年至1977年在美國芝加哥擔任助理檢察官。在此期間,她主要從事民法上訴法領域的工作。她在住房、衛生政策和環境法方面的貢獻為她贏得了司法部長特別成就獎。莫斯利在兒子出生後辭去了助理檢察官的職務,短暫做了家庭主婦。隨後,她被說服參選伊利諾伊州議員[8]

Remove ads

早期政治生涯

莫斯利於1978年首次當選公職,成為伊利諾伊州眾議院議員,並成為該機構首位擔任多數黨助理領袖的非洲裔美國女性。作為州代表,她被公認為自由社會主義的堅定捍衛者。早在1984年,莫斯利便提出在伊利諾伊州廢除死刑。在後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選區重新劃分案件「克羅斯比訴州選舉委員會」中,莫斯利代表非洲裔及西班牙裔公民成功起訴了她所屬的政黨及伊利諾伊州政府。當她離開州議會時,同僚在一項決議中稱她為「眾議院的良心」。1988年,莫斯利當選庫克縣契約記錄員,並在該職位上任職四年。[9][10]

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期間

選舉

1992年,時任民主黨參議員艾倫·迪克森投票支持克拉倫斯·托馬斯的提名,這一決定引發莫斯利的強烈不滿,儘管安妮塔·希爾指控托馬斯存在性騷擾行為,莫斯利仍決定在初選中挑戰迪克森。她獲得了芝加哥海德公園社區政治聯盟的支持,該聯盟此前曾助力哈羅德·華盛頓傑西·傑克遜的競選。民主黨候選人艾伯特·霍菲爾德的競選團隊投放了大量反迪克森的廣告,最終,莫斯利贏得民主黨初選。1992年11月3日,莫斯利成功當選為美國首位非洲裔女性參議員,同時也是首位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的非洲裔美國參議員。[11][12][13]

成就

莫斯利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參議員。她也是20世紀僅有的兩位非洲裔美國參議員之一(另一位為共和黨愛德華·布魯克)。此外,她還成為首位擔任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成員的女性。[14][15][16][17]

任職期間

儘管布勞恩自稱是自由派民主黨人,但是她在經濟問題上卻有點保持中立。她投票支持1993年預算方案,但是反對1996年通過的福利改革法,但在其他許多問題上,她的立場表現得更加保守。布勞恩投票支持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和訴訟改革措施,如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案(她也是支持更具爭議的1995年常識產品責任和法律改革法案的少數民主黨人之一)。她還投票支持自由農業法案和1996年電信法案,她違背了黨內更民粹主義派別的利益。她這麼做就和她的伊利諾伊州同事民主黨人保羅·西蒙一樣,她投票支持美國憲法的平衡預算修正案。布勞恩還投票支持在內華達州建立核廢料儲存設施,此舉遭到許多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尤其是未來的多數黨領袖哈里·里德

然而,在社會問題上,莫斯利的立場比許多參議員同事更加自由。她堅定支持墮胎權,投票反對禁止「部分分娩墮胎」及限制軍事基地墮胎資金的法案。她還投票反對死刑,並支持槍支管制措施。此外,在1996年,她是僅有的14名反對《婚姻保護法》的參議員之一。[18]

於1993年,聯邦選舉委員會對莫斯利展開了調查,調查原因是24.9萬美元的競選資金下落不明。該機構發現了一些小違規行為,但以資源不足為由沒有對莫斯利採取任何行動。最終莫斯利只承認了記賬錯誤。[19]

1993年,女性不被允許穿褲裝進入美國參議院。同年,莫斯利與芭芭拉·米庫斯基公然無視這一規定,身着褲裝進入參議院。不久之後,女性後勤人員也紛紛效仿她們。同年晚些時候,參議院警衛官瑪莎·波普修改了這一規定,允許女性穿褲裝進入參議院,但要求她們同時搭配夾克[20][21]

1993年,莫斯利說服了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不要續簽聯邦女兒會的設計專利,因為該專利包含了修改聯邦旗幟,這一舉動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這項專利已例行續簽近一個世紀,儘管司法委員會不贊成,但參議院仍準備通過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傑西·赫爾姆斯提出的一項決議,其中就包括一項授權延長聯邦專利的條款。莫斯利還威脅要阻撓這項立法,「直到這個房間結冰」。她還向同事們呼籲,要重視邦聯旗幟的象徵意義,宣稱「它在我們的現代、在這個機構、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參議院在莫斯利的論點的影響下,拒絕了聯邦女兒會續簽專利的申請。[22][23]

1996年,莫斯利以私人身份前往尼日利亞,會見獨裁者薩尼·阿巴查。儘管美國因阿巴查的行為對該國實施了制裁,但莫斯利既未向國務院通報,也未登記行程。隨後,她在國會為阿巴查的人權記錄辯護。她的前未婚夫科戈西·馬修斯曾是尼日利亞政府的說客,並曾違反美國移民法加入她的競選團隊;馬修斯後來離開美國。在競選期間,莫斯利每月向南非籍的馬修斯支付1.5萬美元薪資。[24][25][26]

1998年,喬治·威爾撰寫專欄文章回顧了針對莫斯利的腐敗指控。莫斯利回應了威爾的評論,稱:「我認為因為他不能說『Nigger』所以他說腐敗」。她還將威爾比作三K黨成員,表示:「我是發自內心地真誠地說:就我而言,他完全可以脫下他的兜帽,再戴上它」。後來,莫斯利為她的言論進行了道歉。[27][28][29]

Remove ads

美國駐新西蘭和薩摩亞大使期間

1999年10月8日,克林頓總統提名莫斯利擔任美國駐新西蘭薩摩亞大使。她的提名遭到了老對手傑西·赫爾姆斯及擊敗她的參議員彼得·菲茨傑拉德的象徵性反對,但參議院仍於1999年11月10日以96比2的投票結果批准了她的任命。她擔任該職務直至2001年。[30][31][32][33]

2004年總統競選

探索委員會和活動啟動

相關人士猜測,莫斯利正在為2004年的伊利諾伊州參議員選舉做準備,以奪回她之前的參議員席位。然而,在2003年1月,莫斯利決定她不再競選參議員。2003年2月18日,她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發表了演講,宣布了她打算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莫斯利隨後成立了一個總統競選籌備委員會。在宣布這一消息的前幾天,她首次在競選季訪問了新罕布什爾州愛荷華州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和黨團會議早期舉行州。在她的宣布演講中,她宣稱:「是時候把『僅限男性』的牌子從白宮門口拿下來了。」她加入了已經相當龐大的民主黨提名候選人行列。[34][35][36][37][38]

當她被問及她在探索委員會成立時獲勝的前景時,莫斯利宣稱:「我完全希望和期望這將是一次成功的努力。我正在競選總統。我競選不僅僅是為了成為另一個漂亮的面孔。」然而,許多人認為她的競選機會很渺茫,許多人還認為這更像是一場虛榮的競選活動,而不是為總統競選而去認真努力。甚至有人猜測,她競選是為了從阿爾·沙普頓的候選人資格中吸走黑人選民。[35]

在這一探索階段之後,她於2003年9月23日正式宣布參選。莫斯利的競選活動最初有兩個總部,一個在芝加哥,一個在華盛頓特區,後來合併為一個位於芝加哥的總部。[39][40]

立場問題

到了2003年7月,莫斯利仍未發布任何詳細的政策文件。《洛杉磯時報》的埃里克·斯萊特寫道,在辯論和論壇期間,莫斯利並沒有專注於政策,而是更多地參與與夏普頓和霍華德·迪恩等候選人的角逐,以顯得自己是與時任共和黨人喬治·W·布什形成最大反差的候選人。儘管缺乏政策文件,莫斯利確實在許多問題上表達了自己的立場。[40]

莫斯利將她對單一支付者醫療體系的支持作為她競選的標誌性議題。她的建議是使用直接所得稅來支付這一體系費用。她還提議將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合併為一個統一的健康保險。在她發起探索性競選時,她反對與伊拉克發生冷戰,這場冷戰最終在幾個月後變成了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她批評小布什總統發動戰爭的方式,認為這是對聯合國的漠視,並批評美國國會「放棄其憲法職責」,允許布什參戰。她還對不斷上升的國家預算赤字表示擔憂。她稱自己是「鷹派和鴿派」,呼籲平衡國家的預算。她總體上反對布什政府在9/11事件之後採取的措施,認為他們的政策利用了美國人在襲擊後的恐懼,實施「分裂極端議程」,並剝奪了公民自由。她特別批評了美國司法部長約翰·阿什克羅夫特擴大的執法權力。她認為美國應該通過解決恐怖主義的根本原因來打擊恐怖主義,比如在失敗國家內促進「穩定和機會」,否則這些國家可能會「為恐怖分子和極端分子提供肥沃的招募場所」。她承諾要重新贏得全球對美國的善意,恢復國際合作,她認為這些合作由於布什在 9/11 事件之後的行動而消失了。[41]

莫斯利還呼籲撤銷對兒童保護和教育經費的削減,並建議取消布什的減稅政策、簡化稅收程序和消除任何鼓勵企業將業務外包的企業漏洞來恢復以前的經費。她反對學校代金券計劃,堅持認為這些計劃剝奪了公立學校的資源。她認為需要增加州和聯邦政府對公立學校的資助,以減輕地方稅收的負擔,並認為「納稅人為資助美國公立學校承擔了不成比例的負擔」。[40][41]

莫斯利認為,美國應該將自己的定位實現《京都議定書》中的環境目標和主導力量,並應投資環境技術,以消除美國對化石燃料(包括外國石油)的依賴。她還反對在保護區開採石油,特別是阿拉斯加的一些地區。她還呼籲美國向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自由貿易組織施加壓力,使保護勞工權利、人權和環境標準成為各國參與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40][41]

莫斯利還反對任何形式的社會保障私有化,並支持增加個人退休賬戶(IRA)和養老金的可用性,以消除退休保障方面不公的現象。[41]

Remove ads

競選活動

莫斯利的競選策略重點放在了希望在南卡羅來納州初選中取得好的成績。但是由於該初選歷來黑人選民人數眾多,因此這場比賽被視為對黑人對莫斯利參選熱情的一次最有可能的考驗。莫斯利是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僅有的兩位主要黑人候選人之一,另一位是阿爾·夏普頓。莫斯利也是2004年民主黨總統初選中唯一重要的女性候選人。莫斯利的競選團隊最終將精力集中在非裔美國人和女性選票上,他們認為這是莫斯利·布勞恩的支持基礎。[42][43][44]

2003年11月中旬,莫斯利聘請帕特里夏·艾爾蘭擔任其競選團隊的經理。[45][46][47]

莫斯利在初選的民意調查中支持率從未超過個位數。她還未能獲得預定的州初選和黨團會議的選票。2004年1月15日,在華盛頓特區初選中令人失望地獲得第三名後,莫斯利在愛荷華州黨團會議的前四天宣布退出競選,並支持霍華德·迪恩參選。莫斯利退出前不久,她的競選經理帕特里夏·艾爾蘭公開承認她不再相信莫斯利有機會獲得民主黨提名。莫斯利退出競選時,美聯社羅恩·福尼耶寫道:「除了在總統辯論中表現突出外,她沒有給競選帶來任何影響,之後就退出了競選。」[48][49][50][51][52]

Remove ads

2011年芝加哥市長競選

2010年11月,在芝加哥市長理查德·戴利宣布不會連任後,莫斯利當即宣布她將在2011年參加競選芝加哥市長。2011年初,兩位潛在的強大非裔美國人候選人——美國眾議員丹尼·戴維斯和州參議員詹姆斯·米克斯——退出了競選,並支持莫斯利,使她成為所謂的共識黑人候選人。此前,莫斯利與其他兩位候選人進行了討論,最終決定,莫斯利作為前美國參議員、大使和總統候選人,將是三位候選人中最強的。莫斯利很有可能成為市長。然而,一系列的醜聞和失誤導致她在選舉中僅僅名列第四。[53][54][55][56][57][58][59][60]

資金問題

莫斯利在競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包括缺乏資金。她籌集了大約70.5萬美元,然而拉姆·伊曼紐爾籌集了超過1500萬美元。雖然被稱為「共識」非洲裔美國人候選人,但她並沒有從非洲裔美國政治家和社區領袖那裡獲得太多資金支持,其中許多人轉而支持拉姆·伊曼紐爾。只有少數城市非洲裔美國商界領袖(艾爾齊·希金博頓小約翰·W·羅傑斯)為她的競選活動進行捐款。她還從國會議員鮑比·拉什那裡拿到了2.5萬美元。但是由於缺乏資金,莫斯利只播出了一個電視廣告,並在競選後期發放。非裔美國政治家和社區領袖也沒有為莫斯利的競選活動提供非財務援助。莫斯利的競選活動也沒有得到工會的支持。莫斯利因為接受已經捐款5,000美元最高限額的個人捐款而受到批評。[58]

學校與毒品問題與內部問題

莫斯利的競選活動管理不妥。莫斯利的競選組織內部存在衝突。她的候選資格也受到這些行為的困擾,包括錯過採訪以及無法對過去的財務問題提供充分解釋。然而,最嚴重的失敗出現在2011年1月30日的一場辯論中,當時莫斯利指責另一位候選人帕特里夏·范佩爾特·沃特金斯「沉迷於可卡因」長達20年。范佩爾特·沃特金斯曾經吸食可卡因,但已經戒毒30年了。對於范佩爾特·沃特金斯的這次攻擊適得其反,對莫斯利自己的候選資格不利。布勞恩的競選團隊從未獲得過太大的支持,在她發起這次攻擊後,她的支持率開始下降,許多以前的支持者轉而支持伊曼紐爾。[61]

莫斯利在競選期間反對讓芝加哥市設立民選學校董事會。莫斯利批評了領跑者伊曼紐爾的稅收提案,她認為這些提案不會幫助較貧窮的芝加哥人。她還指責伊曼紐爾多次投票反對國會黑人核心小組提出的幫助低收入家庭的提案。在競選期間,布勞恩還強調了她的政府經驗以及她與芝加哥黑人社區的聯繫。[58][60]

最終在2011年2月22日,莫斯利在六位候選人中排名第四,獲得大約9%的選票。她在認輸的演講中表示,她年輕的侄女可能成為芝加哥第一位女市長,儘管簡·伯恩已經擔任過芝加哥第一位女市長。[62]

領域之外的工作

2005年,莫斯利創立了一家名為Good Food Organics的有機產品公司。Good Food Organics是Ambassador Organics的母公司。截至2019年,該公司已不復存在。[10]

個人生活

1998 年 9 月,勞倫·凱·瓦倫丁申請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卡羅爾·莫斯利·布勞恩"瓦倫丁稱這位前參議員是她的英雄,並且她承諾不會「玷污這個名字」。同年 12 月,瓦倫丁又將自己的名字作為芝加哥第 37 區市議員候選人。選舉前,巡迴法院法官撤銷了改名決定,迫使瓦倫丁改回原來的名字。瓦倫丁後來被裁定沒有資格參選,因為她當時因為改名而不是登記選民。[63][64][65]

2007 年 4 月,一名劫匪從莫斯利家門口附近的灌木叢中突然出現,準備搶劫莫斯利的錢包,這一事件導致莫斯利手腕骨折,莫斯利後來在醫院接受治療並出院,隨後一名男子被指控犯有該罪行,並於 2008 年 7 月 11 日被判處 20 年監禁。[66][67]

2012 年 10 月,莫斯利因為財務問題成為頭條新聞,有消息稱她的房子被取消贖回權,而且她一年多來一直沒有支付任何抵押貸款。在被趕出家門之前,她以比她仍欠的抵押貸款金額少約 20 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自己的房子。[68]

參考資料

選舉歷史

選舉引證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