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盧氏縣脫貧工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卢氏县脱贫工作
Remove ads

盧氏縣脫貧工作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從1986年被列入國家級貧困縣後,歷任縣委書記開展的扶貧工作。2020年前,盧氏縣是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1]官方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發展旅遊業,提升文化軟實力等方式帶動盧氏縣脫貧。2020年,盧氏縣退出國家級貧困縣行列,完成脫貧。[2]

Thumb
河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盧氏縣興賢里社區

范中勝時期

當地民謠「一溝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則三五戶,少則一兩家」,貧困人口居住分散,給脫貧工作帶來很大困難[3]。由於缺少相關的政策支持,改革開放初期的盧氏縣脫貧工作大多只能是單打獨干,各部門也沒有做好相應的統一協調,之前的多個縣委書記受不了在窮山溝里的苦,因此一有機會就申請調走,鮮有作為[4]。縣委書記范中勝上任後大力發展中藥產業,盧氏藥城在范中勝時期建立起來,為盧氏縣的中藥材銷售找到了出路,但還遠遠沒有達到脫貧的地步。[5]

Thumb
范中勝執政時期修建的盧氏縣藥城,圖為藥城北門

杜保乾時期

杜保乾在擔任盧氏縣縣委書記期間,大規模進行修路活動。中國國務院每年給盧氏縣發放數千萬元的脫貧資金[6],但是這些錢的大多數都被杜保乾以脫貧的名義用來搞形象工程:例如1996年杜保乾上任伊始,就下令將209國道、鄭盧省道及縣鄉公路兩側的居民房宅及公房全部刷成紅色,連盧氏藥城城牆也不例外。[7]2001年6月4日,杜保乾因濫用國家扶貧款,收受賄賂賣官被拘捕,[8]後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9]

王振偉時期

在王振偉的努力下,盧氏縣因為盧氏縣賣官案而惡化的幹群關係得到緩解,為盧氏縣以後的招商引資創造了相對良好的社會環境。[10]2007年盧氏縣特大洪災使盧氏縣遭受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王振偉在洪災過後積極進行善後,在2007年10月底,災民全部遷入了新居,並且實現了「六通」: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和通沼氣。[11]王振偉時期,旅遊業成為盧氏縣近20年來脫貧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僅2014年,盧氏縣就接待遊客854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61.7億餘元。[12]

王振清時期

王振清堅持王振偉時期的一些招商引資政策,例如修建盧園廣場的數億資金就是以王振清為首的盧氏縣委爭取來的。王振清任內,盧氏縣綜合經濟實力前進位次全省第二[13]。2010年5月18日,台灣頂新集團捐資155萬元為盧氏縣瓦窯溝鄉里坪村修建了頂新大橋,村里原先的橋梁在2007年盧氏縣特大洪災中被沖毀[14]

王戰方時期

王戰方執政時期並無亮點,走的是王振偉和王振清確定發展的路線,招商引資取得了一些成果,異地扶貧搬遷也穩步推進。2013年,王戰方在接受中國央視《面對面》節目採訪時稱土坯房內辦公,反而有利於招商[15]。王戰方進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堅持『三靠近』、『四避開』的原則(靠近縣城市場、靠近鄉鎮政府駐地、靠近公路沿線或景區;避開泥石流、避開滑坡體、避開雷區、避開高壓線),按照『因地制宜、山區特色、田林風光、生態宜居』、『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的理念,引導和扶持居住條件特別惡劣的深山區群眾向縣城、小集鎮、旅遊景區和公路沿線轉移集中。」[16]盧氏縣從2016年開始進行大規模扶貧搬遷,納入扶貧搬遷的群眾多達3.3萬人。[17]直接負責此項工程的機構為盧氏縣扶貧開發辦公室。[18]2017年,王戰方因涉嫌受賄案而落馬[19]

王清華時期

王清華時期的脫貧工作是盧氏縣多部門共同參與。王清華於2018年向新華社介紹:搬遷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已經為扶貧搬遷人員提供了技術學習平台和工作崗位。[18]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王清華也比前幾任縣委書記有了更多在鏡頭面前露臉的機會。王清華不僅經常抽出時間來會見助力盧氏脫貧的商人[20],還會利用空閒時間下鄉探望困難群眾。[21]2015年,盧氏縣的貧困發生率高達18.9%,居全省之首;有深度貧困村118個,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2019年底,全縣累計脫貧退出9167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98%,經第三方評估,全縣漏評率、錯退率為零,群眾認可度98%。2019年底,王清華聲稱盧氏縣已經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22]2019年4月,王清華因在盧氏縣的卓越脫貧政績,擢升為三門峽市政協副主席兼盧氏縣縣委書記,成為了市級領導幹部。[23]

Thumb
王清華時期建設的盧氏縣中醫院新址,新址在照村旁邊

後續

為了確保盧氏縣能夠在2020年順利脫貧,政府投資20億元人民幣[24],開始實施大規模扶貧搬遷工程,主要針對的是境內偏遠的村落。[17]盧氏縣脫貧工作完成後不久,河南省把盧氏縣列為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盧氏縣隨即開展鄉村振興工作。[25]截止到2021年2月份,盧氏縣已經對8727戶31353人進行了扶貧搬遷,建造了55個搬遷安置點。盧氏縣橫澗鄉營子村的興賢里社區是河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26]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