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Remove ads

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地質學的一個縫合帶,位於西藏高原南部,喜馬拉雅地體的北緣與拉薩地體的南緣。是5200萬年前印度板塊歐亞板塊開始碰撞後形成的[1]。縫合帶的北部是喀拉崑崙—拉薩地塊拉達克岩基英語Ladakh Batholith

Thumb
喜馬拉雅地質圖。綠色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
Thumb
喜馬拉雅的地質橫切面。綠色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
Thumb
岡仁波齊峰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的位置。

縫合帶的岩石包括了蛇綠岩混合物組成的新特提斯洋洋殼復理岩與蛇綠岩;德拉斯火山岩英語Dras Volcanics包括玄武岩英安岩與小的放射蟲岩。中晚期中生代火山島弧;印度河磨拉岩始新世或更晚的大陸碎屑沉積[2]

這些蛇綠岩並不是一個大洋的殘留,而是來自一系列的弧後盆地[3]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