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木堵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木堵塞
Remove ads

原木堵塞,又稱浮木堵塞是一種自然現象,指大量樹幹和大型木材在河流、溪流或湖泊的廣闊水域密集堆積而形成的障礙體。(「大型木材」通常指直徑超過10厘米、長度超過1米的木材碎塊。)[1] 河流與溪流中的原木堵塞常橫跨整個水面,從一岸延伸至另一岸。當漂浮的樹木在水中相互纏繞,或被水下岩石、其他大型木質殘骸或固定物體掛住時,便會形成原木堵塞。它們可能緩慢累積數月或數年,也可能在自然災害後將大量樹木沖入水中瞬間形成。一個著名案例是聖海倫斯火山噴發引發滑坡後,在靈湖(華盛頓州)英語Spirit Lake (Washington)形成的浮木堆。除非被自然力量或人類清除,浮木堵塞會因上游不斷漂來的木材加入而迅速擴大,並可能持續數十年。

Thumb
美國華盛頓州某河流發生原木堵塞

歷史上,在歐洲殖民者定居北美前,大型天然「浮木筏」在整個大陸十分常見[2]。最著名的天然浮木筏是路易斯安那州紅河上的「大浮木筏」,在19世紀30年代被清除前,它影響了主河道約390至480公里的水域[3]。有研究認為,此類大規模浮木堆積在歐洲史前時期可能也曾普遍存在[4]。目前已知最大的原木堵塞位於加拿大西北地區的馬更些河,重量超過6700噸,覆蓋面積達11.26萬平方米[5]。馬更些河三角洲的浮木堵塞體共包含超過40萬處木材堆積,封存了340萬噸碳,相當於250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量[6]

需注意,這不同於伐木工人建造的人為木筏,也不同於為將木材漂流至鋸木廠而有意大量釋放樹木到水中的行為。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