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和漳州市正在建設中的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6號線始於漳州市龍海區角美鎮龍江明珠站,穿過廈門市海滄區後進入集美區華僑大學站,沿集美大道、樂海路東沿後終於鳳林站。線路全長32.9千米,其中龍江明珠站——一農站9.8千米,一農站—華僑大學站段18.8千米,華僑大學站——鳳林站約4.3千米。車輛編組採用4節B型車,遠期計劃採用6節B型車。
本條目或章節是關於正在建設或詳細規劃中的公共運輸計畫。 |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走向規劃最早出現在《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16-2022年)》中,在2016年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次年廈門地鐵6號線延伸到角美獲國家發改委批准[1]。2019年,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段和林埭西站—華僑大學站段工程建設相繼通過批覆,並在年底宣布開工。2022年,林華段完成洞通並開始鋪軌作業,華濱段開始建設。同年公布的《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 年)》草案中,原6號線進入同安的構想拆解為9號線一期工程,該段為已經開始施工的6號線嘉庚體育館-同翔高新城區間。次年,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全線洞通並開始鋪軌作業。
Remove ads
線路走向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廈門段一期工程分為一農—華僑大學、華僑大學—鳳林、嘉庚體育館-寨陽三個區間,其中嘉庚體育館-寨陽段亦為廈門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一農—華僑大學段西起海滄,沿東孚西路、東孚南路、杏林西路、杏林北路、杏林灣路、集美大道敷設,區間長18.8公里,設13座地下車站;華僑大學—鳳林段沿集美大道、樂海路往南敷設,設3座地下車站,區間長約4.3公里。嘉庚體育館-寨陽段從華濱段的站點嘉庚體育館站出發,沿未來科技城、同安西湖片區、同安老城敷設,止於寨陽。[2][3]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線路起於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龍江明珠站,止於6號線廈門段一農站。[4]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沿會展南路、角美大道進入花田美事公園,後轉翁角路、龍江東路並在東孚西路進入廈門境內,期間下穿鷹廈鐵路海滄支線、廈漳同城大道高架橋及廈蓉高速。[5]線路全長9.8公里,其中漳州境內8.2公里,廈門境內約1.6公里。[6]
Remove ads
歷史
註:本章節使用車站名稱以對應來源為準,對應車站的正式名稱在#站名沿革一節查詢。

2015年9月17日,廈門地鐵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徵詢稿中出現了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這是該線路第一次向公眾披露。6號線一期工程走向被設置為林埭[註 1]至影視城站,並預留往漳州角美方向延伸的條件。[8]該規劃後進入《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2016-2022年)》中,在2016年10月8日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進入實施階段。[9]包含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的批覆文件《關於依託廈漳泉城際線網同步實施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和漳州角美段的復函》,則在2017年8月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開。[1]
2017年4月10日,廈門地鐵進行6號線一期工程廈門段環評第二次公示,此次公示調整了部分站點名稱,相比批覆的規劃新增了幾個站點,其中終點站改為新店仔站。[7]是次變更納入當年公布的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的調整稿中[7],並成為2019年12月工程正式開工時規劃,此時漳州(角美)延伸段線路車站數量相比2018年時的規劃[10]保持不變[4]。按照該調整稿,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未來將會拆分出9號線,拆解發生在西柯站至同安新城站之間。[11]按照調整稿拆分後的6號線將向東延伸進翔安區[11],設有下李、舫陽北路等站[註 2][5]。
2022年8月,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了《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2035 年)》的草案,向公眾徵求意見。[12]在該草案中,6號線嘉庚體育館-同翔高新城區間劃入9號線,6號線後續將從濱海西大道站向翔安區敷設,最終到達翔安區與泉州南安市的交界處,與第二期建設規劃調整稿的拆解方案並不相同。[13]該草案在12月1日獲得廈門市政府批覆。[14]
馬鑾中心站與鼎美站作為6號線控制性工程先行開工,2號線二期工程亦經過兩站。[15]左圖為前者8號出入口,右圖為後者2號出入口。
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19年12月2日批覆了6號線林埭西至華僑大學段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計劃開工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2]不過作為控制性工程的馬鑾灣片區工程,在批覆前的2016年12月30日便開始了施工。該區段涉及馬鑾西站-西濱路口站區間,區段中鼎美、馬鑾中心二站亦作為2號線二期工程的一部分。[15]
2020年3月27日和5月12日,6號線內茂和董任兩站進入圍擋施工階段。[16][17]12月15日,「成功號」盾構機在位於馬鑾灣新城西端的林埭西站始發,6號線軌道交通工程正式進入區間隧道盾構施工階段。此時6號線馬鑾灣片區段已完成洞通。[18]2021年4月14日,地鐵6號線林埭西至林埭區間提前30天盾構區間貫通。[19]
2022年4月,6號線集美創業園站至華僑大學站區間,在區間涉及跨線橋樁基替換工作完成後雙線貫通。至此林華段盾構掘進累計完成8個站點區間,占比約85%。[20]7月20日,6號線林華段鋪軌作業開始,設置林埭西、杏林西、華僑大學等3個鋪軌基地。[21]不久後董任站至官任站區間實現雙線貫通,這是6號線施工中首次穿過正在運營的廈門地鐵車站。[22]8月11日,6號線林華段13個車站全面封頂。[23]12月29日,隨着官任站至集美創業園站區間正式完成盾構掘進作業,6號線林華段全線洞通。[24]2023年4月20日,在鋪軌作業完成75%的情況下,林華區間在林埭西站開始了長焊鋼軌作業。[25]
Remove ads

2022年3月22日,廈門市發改委公布《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廈門市軌道交通6號線集美至同安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同意建設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華僑大學—濱海西大道段和嘉庚體育館-同翔高新城段(9號線一期工程)。[3]4月,6號線集美至同安段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在廈門地鐵官網進行公示,向公眾徵求意見。[26]9月26日,廈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宣布拆除潯江北路跨線橋,並將在2022年10月1日24時至2025年12月31日管制部分路段,以進行6號線嘉庚體育館站的施工。[27]
2023年2月14日,廈門市軌道交通6號線孫厝站正式開始進行圍擋施工。[28]2024年11月3日,該站主體結構封頂。[29]華僑大學—濱海西大道區間最先開始區間隧道盾構施工的是嘉庚體育館——濱海西大道區間,剩下的區段盾構機均從孫厝站出發。[30][29][31]2025年3月,嘉庚體育館至濱海西大道區間完成雙向盾構貫通。[32]
Remove ads
2019年1月18日,2019年漳州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作出了保障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下文簡稱6號線漳州段)與廈門段施工同步推進的指示。[33]6月26日至28日,6號線漳州段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在漳州台商投資區召開,工程預計於該年第四季度開工。[34]12月12日,6號線漳州段工程初步設計方案獲得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5]
2019年12月26日,6號線漳州段開工動員大會在漳州台商投資區舉行,時任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宣布開工。[4]6號線漳州段第一個單向洞通的隧道在文圃路站——角海路站區間,它在2021年10月28日洞通左線[35];第一個雙向洞通的隧道則是在角江路站——龜山站區間[36]。2021年11月2日,龜山站與文圃站先後完成了車站主體結構封頂,成為漳州段7座車站中最先完成該施工階段的兩座車站。[37]6號線漳州段社頭站與廈門段的林埭西站區間,則在2023年3月14日完成廈門部分的雙線貫通[38],在同年9月7日完成漳州部分的雙線貫通[39]。2023年9月29日,6號線漳州段文圃路站-角海路站右線盾構區間盾構機順利貫通,至此漳州段所有車站區間完成雙線貫通。[40]11月29日,6號線漳州段正線首件一般整體道床和首件道岔整體道床通過驗收,進入鋪軌階段。[41]2024年10月7日,6號線漳州段全部車站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角海路站至林埭西站區間完成鋪軌工作。[42]2025年3月24日,6號線漳州段在龍江明珠站鋪下最後一根軌道,至此華僑大學站至龍江明珠站區間鋪軌工作全部完成。[43]
2022年12月30日,6號線設立在漳州段的社頭車輛段綜合樓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封頂,進入裝修安裝階段。[44]6號線漳州段的鋪軌工作,亦在2023年6月25日的社頭車輛段首件軌道通過驗收後開始。[45]2024年4月2日,6號線首列自動駕駛電客車順利運抵該車輛段,並進行組裝通電工作。[6]
Remove ads
2024年12月底,6號線角美延伸段自角海路站開始,完成了限界檢測、不帶電運行(冷滑)和帶電運行(熱滑)試驗。[46]2025年1月20日至26日,廈門地鐵發布6號線廈門段一期工程征名方案,向公眾徵求正式站名意見。[47]3月初,完成熱滑實驗的車輛為8輛[46],下旬增加到10輛[43]。3月20日,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確定6號線廈門段一期工程車站正式名稱,該公告在24日由廈門市民政局起草,25日在網站公布。[48]
車站
自2016年10月8日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規劃批覆,至2025年3月20日廈門段一期工程所涉及車站定名期間,部分車站名稱有所變動,下表列出了產生名稱變動的車站。
此處不列出嘉庚體育館-同翔高新城區間的車站,該區間的車站參見廈門軌道交通9號線。
Remove ads
車輛
在初期規劃中,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車輛採用6節編組B型車。[5]不過到了2022年的規劃中調整為4節編組B型車,遠期計劃採用6B編組。[3]首批客車由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制動採用全電制動方式,額定載客人數826人。[49]車體採用鋁合金鼓形車體,外觀造型設計取白鷺展翅之姿、融水仙綻放之韻,內裝設計融入三角梅花藝造型。由於車輛採用自動列車運行第四級,乘客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駕駛員視角觀看列車運行。[6]車內配備43寸動態顯示地圖、無線充電裝置及USB充電口等設施。[49]
附屬設施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與漳州(角美)延伸段計劃設社頭車輛段、濱海停車場兩座車輛基地。社頭車輛段承擔全線的定修任務以及配屬列車的周月檢和運用維修任務,車輛的大修和架修任務則由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廈門北車輛基地承擔。[5][3]
未來發展
2025年4月8日,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公示了嘉庚大橋(規劃稱廈門跨東海域通道[50])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未來將使用嘉庚大橋下層的鐵路橋,從同安後田村跨越同安灣至翔安下許村。[51]5月20日,嘉庚大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批。[52]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計劃在到達翔安區與泉州南安市的交界處後,進入南安市境內。在2025年4月泉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公布的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可行性研究報告中,6號線與R1線在石井、水頭兩站相交。[53]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