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口傳妥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根據拉比猶太教口傳妥拉口傳律法希伯來語 תּוֹרָה שֶׁבְּעַל־פֶּה羅馬化:Tōrā šebbəʿal-pe)是未記錄在摩西五書,即書面妥拉希伯來語 תּוֹרָה שֶׁבְּעַל־פֶּה羅馬化:Tōrā šebbəʿal-pe直譯「書面律法」)上的法規和法律解釋,其被正統派猶太人視為與摩西律法同時頒布的規定並具有約束力。這套完整的猶太人行為準則涵蓋了廣泛的儀式、崇拜習俗、神人關係和人際關係,從飲食律法安息日和節日遵守,再到婚姻關係、農業實踐以及民事索賠和損害賠償等無有不記。

根據拉比猶太教的傳統說法,《口傳妥拉》以口述的方式代代相傳,其內容直到公元70年第二聖殿被毀後才最終得用以書寫方式記錄,時值猶太文明正因為猶太人的流散而面臨生存威脅[1]

《口傳妥拉》的主要知識庫是《密西拿》(於公元 200-220 年間由猶大·哈-納西編纂)和《革馬拉》(一系列關於《密西拿》的連續評論和辯論),二者共同構成了《塔木德》,即拉比猶太教的傑出文本。而事實上《塔木德》共有兩個「版本」存在:一個是公元300–350年左右在加利利地區編纂出版的(即《耶路撒冷塔木德》),另一個則是約公元450-500年在猶太巴比倫編纂的、內容更為詳盡的《巴比倫塔木德》。

對口傳妥拉的至少部分片段是在出埃及記時代由親自在西乃山上口傳於摩西這一點的確信是正統派猶太教信仰的基本宗旨,同時也被邁蒙尼德視為十三條信仰原則之一。

歷史上也存在對口傳妥拉的異議者,最著名的是撒都該人卡拉派,他們聲稱自己的宗教實踐僅源於成文妥拉。而數世紀以來一直與世界上的其他猶太人隔絕的貝塔以色列人直到近年來大規模移民之前,也一再缺乏宗教上的拉比文獻。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