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經濟於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後,革命領袖、總理斐代爾·卡斯楚宣布國有化90%的工業和70%的農業政策。 古巴政府實施計劃經濟。大多數的生產工具由國家控制,並且大多數的勞動力為公家所僱傭。在2000年約77.5%的工作從屬於公共部門,剩下約21.5%從屬於私有部門;於1981年相比較,公有部門和私有部門的關係為91.8%比8.2%,近年來私有產業有所發展。投資需要符合專門的條件。大多數的價格由國家決定。
蘇聯和經濟互助委員會的解體以及美國的禁運令對古巴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因為古巴經濟依賴於經濟互助委員會的幫助及其銷售市場。比如蘇聯高價購買古巴的糖並且向它低價出售石油。1992年古巴與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組成國的物品交換量僅占1989年的7%。
事实速览 貨幣, 財政年度 ...
古巴經濟
(上)廉價鐘錶業、(左一)甘蔗汁小店、(右一)哈瓦那水果攤、(左下)手工製造業、(右下)西部油田、(底)古巴雪茄 |
貨幣 | Cuban peso (CUP) = 100 centavos and Cuban Convertible Peso (CUC) = 24 CUP |
---|
財政年度 | 4月 |
---|
|
GDP | $723億美金 (Nominal) (2012 est.)[1]
$121 billion (2012 est.)[2] (PPP) |
---|
GDP成長率 | 2.7% (2011 est.)[3] |
---|
人均GDP | $10,200 (2010 est.)[2] (PPP) |
---|
各產業GDP | 農業: 4.3%, 工業: 21.6%, 服務業: 74% (2009)[2] |
---|
| 1.5% (2009 est.)[2] |
---|
| 1.5% (2006) |
---|
勞動力 | 510萬人 (2009 est.)[2] |
---|
各產業勞動力 | 農業: 20%, 工業: 19.4%, 服務業: 60.6% (2005)[2] |
---|
失業率 | 3.8% (2012 est.)[4] |
---|
主要產業 | 蔗糖, 菸草, 鋼鐵, 水泥, 鎳, 鋼鐵和水泥,農業機械,藥物[2] |
---|
|
出口 | $24億美金 f.o.b. (2009 est.)[2] |
---|
出口商品 | 蔗糖, 菸草, 咖啡, 魚, 柑橘[2] |
---|
主要出口夥伴 | 加拿大 17.3% 中國大陸 16.6% 委內瑞拉 12.7% 荷蘭 8.8% 西班牙 5.8% (2012 est.)[5] |
---|
進口 | $89億美金 f.o.b. (2009 est.)[2] |
---|
進口商品 | 石油品, 食物, 機械設備, 化學品[2] |
---|
主要進口夥伴 | 委內瑞拉 36.4% 中國大陸 10.5% 西班牙 8.7% 巴西 5.1% 美國 4.2% (2012 est.)[6] |
---|
|
| $194億美金 (31 December 2009 est.);[2] another $20.8 billion owed to Russia, $0.9 billion owed to Romania and $0.2 billion owed to Hungary |
---|
收入 | $350億美金 (2007 est.) |
---|
支出 | $367億美金 (2007 est.) |
---|
經濟援助 | $8780萬美金 (2005 est.) |
---|
|
关闭
與此同時,古巴國民生產總值滑落至35%,人均收入下降為39%。由於石油和器材的短缺,古巴農業曾一度衰竭。斷電的情況時常出現,飢餓和糧食短缺曾為普遍現象。面對這場經濟危機,古巴經濟實施有限度自由化。國家允許私營企業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並於2004年合法化美元交易。旅遊業也受到鼓舞。1996年,旅遊業曾高於蔗糖業的收入。2003年,該島接納了190萬遊客,主要來自於加拿大或歐盟國家,並贏得了21億美元的收入。2021年8月10日,古巴政府正式允許本國居民開辦中小型私營企業,員工最多100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