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古蘭經故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古蘭經故事主要是伊斯蘭教先知的故事和傳說[1],有對真主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的敘述,也有對天堂和火獄及末日審判的描述,還敘述了許多民族因崇拜偶像遭真主懲罰而最終滅亡的過程[2]。這些故事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國家普遍流傳。
定義
7世紀中葉,《古蘭經》定本問世。千百年來,伊斯蘭教經學家、註疏家及古蘭經研究者將《古蘭經》中詳略不等、散件各章的故事連綴起來,編成故事專輯,提名為《古蘭經故事》。其版本眾多,有的嚴格按《古蘭經》記載的情節,不摻雜其他內容[3],有的參照民間傳說及相關文獻資料對故事情節進行演繹[4]。
把宗教經典編輯成故事版是為了能夠引發讀者對某一宗教的興趣,有傳教的效果。對信徒而言,信仰能夠更堅定;對非信徒而言,是了解一個宗教的入門書籍,有傳教的功能。故事版通常只包含故事,並不包含律法與各種細節。[5]
內容
古蘭經故事以眾先知為中心,宣揚一神論思想。《古蘭經》裡提及的先知有二十五位,但古蘭經故事會因讀者對象的不同而在先知數量的編輯上也有不同。不過,通常故事會涵蓋「六大先知」,有阿丹(亞當)、努哈(挪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穆罕默德等。[6]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