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北仁濟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北仁濟院臺灣臺北市一家私人社會福利機構。最早可追溯自清治時代,日本政府在1899年成立台北仁濟院,1923年登記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1950年更名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現由連戰家族、板橋林家基隆顏家主導。[1][2]

事实速览 成立時間, 地址 ...

歷史

1866年,板橋林家林維源邀集地方士紳共同創立之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社會慈善基構。[3]

1899年5月3日,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合併艋舺養濟院、同善堂以及淡水育嬰堂成立台北仁濟院,[3]首任院長為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的書記官松岡。[1]

1905年,保嬰局納入台北仁濟院。[3]

1923年1月1日,依日本民法規定登記設立「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1]

1946年1月,首屆台北縣長兼建設局局長連震東組織「財團法人仁濟院理事會」,指派衛生課長張暮年接管台北仁濟院。[1]

1950年,「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更名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1]

附設機構

台北仁濟院現今設立之附設機構:

  • 仁濟醫院
  • 台北仁濟院忠孝館前站前大樓/籌備中
  • 仁濟安老所
  • 新莊仁濟醫院
  • 台北市昆明街日照中心/籌備中

董事會

歷任董事

資產

在臺北市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松山區、新北市淡水區新莊區共有30多筆土地,面積達3萬多坪,房屋30多棟。[1]每年租金收益數億元。[2]

2013年的法人登記財產總額為新臺幣79.2億元。[1]

爭議

從公立變為私有、財產流向不明

2006年,前立委段宜康、臺北市議員周威佑指出仁濟院的資產取得過程有很大的爭議,其中連震東於1945年擔任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時,將不少日本軍人或公務員宿舍交由仁濟院管理。此外,仁濟院在日治時期設立時為公立機構,卻在1950年被變更為私立。[1][4]

2014年,《財訊》雜誌以台北市林森北路11號的土地為例,根據土地謄本指出,該地在1921年的管理者為台北廳長,1923年後為公法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所有,而「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在1950年經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核准更名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該土地就從公有變成私有。[5]

時代力量籍立法委員林昶佐在2017年再度批評此事,質疑仁濟院數十億資產由連戰家族掌握,國家財產被不當轉移、流向不明,認為政府應該為了轉型正義調查清楚,並收歸國有。對此,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表示,仁濟院由基金會營運,非連家的資產。[2][6]

Remove ads

註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