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致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致富(1907年6月15日—1962年6月27日),字志禮,號德潤,世稱「史德潤」[1],浙江鄞縣人[2]近代中國和台灣製藥工業主要先驅之一,在中國最早試製成功機器製糖衣藥片。史致富最早發起了中國的「父親節」[2]。
生平
生於大清寧波府鄞縣,小名『阿富』[3],浙江鄞縣人[2]。幼年喪父。16歲即輟學,赴上海學習經商。最初在上海華美藥房擔任學徒,是徐翔蓀的學生[3],獲徐的提攜,是徐的四大得意門生之一[4]。打工之餘,自學英語、德語和醫藥知識。
1927年(民國16年),受聘於上海中英藥房,負責營業部工作,初次進入管理層。
1928年,出任國民藥房經理。[2]
1933年(民國22年)1月,自行創業,集資創辦了萬國藥房,自任經理[5],並遠在貴州西南邊遠省份設立分店[6]。1935年(民國24年),因在上海醫藥行業的威望,當選新藥業同業公會執行委員。[2]
抗日戰爭時期,未中斷經營,先後在雲南昆明、重慶、南京、天津開設醫藥分店,壯大企業。並在湖南長沙、江蘇清江浦(今屬淮陰市)等地發展領牌聯號,是中國最早的連鎖藥店。[2]
史並自辦製藥工廠,仿製進口藥品,並自製自研發新藥,是中國近代機器仿製進口西方藥品的先驅和新藥自研自造的先驅之一。自製成功藥品如白松、糖漿、麥精、魚肝油等,聞名當時。抗日戰爭時期,史開設新光化學製藥廠,試製成功中國人自己最早的機製糖衣藥片。史還創建了藥品化學研究、研發、製造、銷售的一條龍龐大產業鏈,也是中國近代醫藥業產業鏈最早成型的企業家。[2]
Remove ads
1949年(民國38年)2月9日,史離開上海,乘船移居台灣。1950年3月,史在台灣開辦上海聯合大藥房。1951年,史創辦納德藥行,專門從事西藥進口業務,是台灣該領域的先驅。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聘為醫藥審議委員會顧問。[2]
史在上海發起了中國近現代最早的「父親節」。定為每年的8月8日,受當時到社會人士的積極響應。史並通過「父親節」募款,資助窮困學生。[2]
任職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史在上海工商業具,特別在醫藥行業有很大影響力,曾任五六十家金融、工商、醫藥行業的董事、監事和社會團體的職務。主要有[2]:
- 名下企業
- 史熱衷於教育、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在此類各種組織中擔任職務,主要的有[2]:
史移居台灣後,也擔任了很多台灣工商業醫藥業的社會公益職務,包括[2]:
- 台灣新藥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顧問
- 台北市藥劑生公會理事長
- 台灣省藥劑生公會理事長
- 中華民國內政部醫藥審議委員會顧問
- 台灣亞洲旅行社,任董事長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上海醫藥志》,第九編人物,第一章人物傳,史致福一文
參考鏈接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