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史鰌
中國春秋時期衛國大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史
生平
生卒年不詳。史鰌是衛靈公時期的重臣,與公叔文子等大夫共事,[2]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記載吳國季札出使衛國時,曾稱讚史鰌等人為君子。衛靈公曾向其詢問政務。[3]靈公十分敬重史鰌,史鰌與國君意見不合而離開衛國時,靈公特意在郊外等了三天以召回史鰌;[4]靈公與妻妾共浴時看見史鰌,便匆忙接過衣服遮住身子。[5]
靈公重用男寵彌子瑕,史鰌認為彌子瑕是不肖之臣,數次向靈公諫言,希望其任用賢臣蘧伯玉。不久史鰌憂鬱成疾,臨死前交待其子不要把自己下葬,欲以此來「屍諫」衛靈公:「我即死,治喪於北堂,吾生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當成禮,而置屍於北堂,於我足矣。」[6]後靈公參加史鰌的葬禮,得知史鰌的意圖後,便聽從其遺言,斥退了彌子瑕而重用蘧伯玉。[7][6]
評價
- 《荀子·不苟》:「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史鰌不如盜也。」[註 1]
後世影響
考證
學者許兆昌經過考證認為衛國的太祝祝佗和史鰌為同一個人,但《論語》中對祝佗和史鰌二人的評價各有不同;學者王志平經過對名字音韻和史實的分析,認為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中《史蒥問於夫子》裡記載的史蒥和史鰌為同一個人,判定史鰌本為齊國人,屬於齊才衛用的情形。[9]
註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