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司馬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司馬睦子友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晉朝宗室,曹魏中郎司馬進之子,譙剛王司馬遜之弟。

生平

司馬睦在曹魏年間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晉武帝司馬炎接收禪讓建立西晉後,於泰始元年十二月丁卯(266年2月9日)封司馬睦為中山王[1],食邑五千二百戶。

司馬睦自己上表請求依照六蓼祭祀皋陶、鄫杞祭祀相的制度建立宗廟。晉武帝將此事交給太常按照禮典評議。博士祭酒劉憙等人議:「《禮記·王制》記載,諸侯設五廟,二昭二穆,加上太祖廟共五個。據此立始祖的廟,指的是嫡傳系統的繼承,一個人可以立。假如旁支兄弟都是諸侯,最初被封的國君不能立廟。如今司馬睦不是正統,如果立祖廟,中山不能並列。後世的中山王才能為司馬睦立廟,作為後世子孫的始祖。」詔書說:「禮制條文不明,這是關係到制度的大事,應該詳細審定,可交付禮官廣泛議論,再處理此事。」[2]

泰始三年(267年),司隸校尉李憙揭發司馬睦與前任立進縣令劉友、前尚書山濤、尚書僕射武陔等都有霸占官府稻田的行為,請求免去司馬睦等人的官職。晉武帝下詔譴責並處死劉友,但沒有追究司馬睦等人的罪責。[3]

咸寧三年(277年)七月[4],司馬睦募徙其國內的七百餘戶的罪犯,被冀州刺史杜友上報,司馬炎據有司奏,降封司馬睦為丹水縣侯[5]

晉滅吳之戰後的六月,司馬炎下詔恢復司馬睦的爵位[6],有司奏將司馬睦封江陽王,司馬炎則以司馬睦自省和江陽郡太遠為由,封司馬睦為高陽郡王元康元年(291年),司馬睦任宗正,卒於任內。[7]

Remove ads

家庭

子女

  • 司馬彪,由於早年薄行,司馬睦將其出繼給叔叔司馬敏,廢其繼承權。[8]
  • 司馬蔚,世子,早卒[9]

  • 司馬毅,司馬蔚之子,嗣高陽王

後嗣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037》,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