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各國生態足跡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各国生态足迹列表
Remove ads

以下是各國生態足跡列表。該表基於1961年至2013年的數據,數據來源於全球足跡網絡於2016年發布的國家足跡帳戶。數字以每人全球公頃英語Global hectare (gha) 表示。2016年的世界平均生態足跡為每人2.75全球公頃英語Global hectare(總計226億)。而世界平均生物承載力為每人1.63全球公頃(總計122億),這導致全球生態赤字為每人1.1全球公頃(總計104億)。[1]

Thumb
各國人均生態足跡(2018年)
Thumb
各國生態盈餘或赤字,測量方式為每人國家生物承載力(以全球公頃英語Global hectare為單位)減去每人生態足跡(同樣以全球公頃為單位)。數據來自2013年。[1]
  x ≤ −9
  −9 < x ≤ −8
  −8 < x ≤ −7
  −7 < x ≤ −6
  −6 < x ≤ −5
  −5 < x ≤ −4
  −4 < x ≤ −3
  −3 < x ≤ −2
  −2 < x ≤ −1
  −1 < x < 0
  0 ≤ x < 2
  2 ≤ x < 4
  4 ≤ x < 6
  6 ≤ x < 8
  8 ≤ x
  資料不可用

對人類而言,生態足跡小於地球的生物承載力是可持續性的必要條件。畢竟,生態過度使用僅可能是暫時的。如果一個國家每人消耗超過1.73全球公頃的資源需求,則在每個國家同時超過該消耗水平的情況下,這種需求在全球範圍內是不可持續的。即使生態足跡低於每人1.73全球公頃的國家,也可能並不真正可持續:足跡的質量仍可能導致長期的生態破壞。如果一個國家在其自身領土內沒有足夠的生態資源來滿足其人口的足跡需求,那麼它就處於生態赤字狀態,被稱為「生態負債國」。否則,它擁有生態盈餘,稱為「生態儲備國」。[1]在很大程度上,生物承載力與水資源的可獲得性相關。

Remove ads

國家與地區

此下方表格基於2012年的結果(2016版國家足跡帳戶)。最新版本(2021年),由約克大學[2]、足跡數據基金會[3]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製作,可在全球足跡網絡的網站 http://data.footprintnetwork.org 上查閱。請注意,此列表僅包含188個國家,涵蓋了大多數擁有超過一百萬人口的國家。

更多信息 排名, 國家/地區 ...

*假設當人口變化時,每人生物承載力和生態足跡不會改變。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