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姆·皮布爾斯

加拿大-美国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姆·皮布尔斯
Remove ads

菲利普·詹姆斯·埃德溫·皮布爾斯(英語:Phillip James Edwin Peebles,1935年4月25日 ),出生於加拿大溫尼伯加拿大-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阿爾貝特·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1][2]自從1970年以來,他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領先的理論宇宙學家。在這期間,他主要對原始核合成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和結構形成等領域做出了理論貢獻。他的三本教科書(物理宇宙學,1971年;宇宙的大尺度結構,1980年;物理宇宙學原理,1993年)已經成為這些領域標準的參考文獻。2019年,他與迪迪埃·奎洛茲米歇爾·麥耶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事实速览 吉姆·皮布爾斯Jim Peebles,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皮布爾斯在曼尼托巴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1958年,他離開了曼尼托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在那裡獲得博士學位,導師是羅伯特·H·迪克[3];之後,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留在了普林斯頓

學術貢獻

皮布爾斯對大爆炸模型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在喬治·伽莫夫, 拉爾夫·阿爾菲羅伯特·赫爾曼預測微波背景輻射近二十年之後,他與羅伯特·迪克等人解釋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大爆炸的印記。

除了在大爆炸核合成暗物質暗能量等領域做出重大貢獻,他還是1970年代宇宙結構形成理論的研究先驅。皮布爾斯做了大量工作使得物理宇宙學成為嚴肅的、定量的物理學分支。他的邵逸夫獎授獎詞說 "他為宇宙學中幾乎所有的現代研究奠定了基礎,包括理論和觀測,將一個高度猜測性的領域變成了一門精密的科學"。[4]

皮布爾斯長期以來對基本理論提出了許多創新,這些想法被以後的科學家廣泛研究。例如,在1987年,他對於早期宇宙的演化提出了原初等曲率重子模型[5];在1970年代初,他對暗物質問題的建立做出了貢獻[6]

皮布爾斯還提出了關於星系形成穩定性的歐斯垂克–皮布爾斯判據

榮譽

獎項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